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构成要素的预报方法——配料法

俞小鼎  
【摘要】:文章概要介绍了1996年由Doswell等人提出的"基于构成要素的预报方法",即所谓"配料法"的主要思路。通过与常用的传统预报方法"流型辨识方法"进行比较来说明"配料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利用实际雷暴生成的例子演示配料法的应用;强调"配料法"和"流型辨识方法"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对有关"配料法"的一些误解进行了澄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登廉;张文坚;;近几年来有关使用传真图作预报及MOS预报方法等部份参考资料目录[J];浙江气象;1983年02期
2 张善余;复峰洪水的一种预报方法[J];水文;1991年04期
3 Theodore W.Funk;肖开提;刘惠云;;美国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台主要对流性过程预报方法[J];新疆气象;1992年05期
4 李有宏,韦淑侠,王青川,史津梅;青海省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方法研究[J];气象;2003年07期
5 贺皓,刘子臣,徐虹,司益民,秦惠丽,张宏,吕红;陕西省高等级公路大雾的预报方法研究[J];陕西气象;2003年01期
6 蔡新玲,徐虹,张宏;紫外线强度指数预报方法探讨[J];陕西气象;2003年02期
7 姚学祥,徐晶,薛建军,张芳华,牛若芸;基于降水量的全国地质灾害潜势预报模式[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4期
8 王金玲;关艳玲;毕桂荣;刘延峰;焦春东;孙德义;王德林;;近51年宽甸旱涝年气候分析和预报[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5年04期
9 郑凤琴;孙崇智;于文杰;黄海洪;林振敏;董蕙青;;城市酸雨预报方法及业务系统[J];气象科技;2006年06期
10 毛正君;倪万魁;付晓刚;;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综述[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年04期
11 于洪强;苑宝忠;;周户水文站预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8年01期
12 贺海成;;格尔木市人群着装厚度气象指数预报探析[J];青海科技;2008年06期
13 樊晓春;吴颖娟;王妍;李彩红;党冰;;2009年春末初夏持续高温天气分析及预报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14 苑宝忠;刘艳凤;高伟;;郑家屯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8期
15 王勇;李照荣;李晓霞;张铁军;;风电功率预报方法研究进展[J];干旱气象;2011年02期
16 李德明,张隐君;韵律预报方法的统计检验[J];气象;1979年08期
17 ;总能量在我站预报中的运用[J];陕西气象;1980年10期
18 牟少杰;陈静珍;;船舶条件下预报西太平洋台风路径的一种方法—集成相似法[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81年01期
19 徐淑云,台志,王慧真;中期“MOS”预报方法初探[J];山东气象;1984年04期
20 曹忻;徐南荣;盛昭瀚;;城市供水系统负荷量的ARIMA乘积模型与新息预报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书;谢静芳;王玉昆;安红善;;长春市电力负荷的预报方法研究及检验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薛炳森;叶宗海;;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增强事件预报方法[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高万泉;李晓燕;;日极端气温的相似—回归预报[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张桂梅;刘韬;;横山县冰雹天气的气候分析和预报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戴京笛;姜冬梅;李忠贤;;相对湿度分析及预报方法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效文娟;高省莉;李京梅;吕作俊;李永智;陈莹;李晓琳;曹苏娅;;三门峡市本站温度预报方法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李清华;何瀚原;裴克莉;;山西省高速公路大雾预报方法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冯汉中;康岚;罗可生;陈朝平;徐琳娜;肖红茹;;泥石流发生的气象预警方法[A];2008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肖远;丁恩保;;滑坡预报新方法及其初步应用[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10 王伟;尹哲;殷鹏;刘思勇;;九江洪涝灾害预测及其预防措施[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安成;基于组织适应力与战略选择协同演化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昌明;合作行为与经济学中的互补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解妍琼;太阳风暴的综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4 王晶;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地磁扰动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5 赵新华;日地扰动事件的统计分析及相关预报方法的综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6 马洁;船舶运动姿态预报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冯慧芳;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业务流特性研究及预报[D];天津大学;2006年
8 胥效文;西安市大气环境系统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许亚磊;消费者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冀;径流分类组合预报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苏(Shur Zandanragchaa);蒙中贸易结构及互补性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陈晶平;新世纪的中印贸易[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马敏霞;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革新;重庆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来小芳;“配料法”用于长江下游暴雨预报[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翟旭柯;中国和东盟对外贸易结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成;中非经贸合作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展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司瑶冰;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及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9 许东蓓;甘肃省森林火灾特征及火险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10 单兴佑;恩施山区雾的天气气候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马瑞芳;内蒙古区局“神七”服务受表彰[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江苏省靖江市新桥中心小学 孙明;体育教学中的“举例说明”[N];中国体育报;2007年
3 记者 黎铁桥;两市经济发展有很强互补性[N];长沙晚报;2011年
4 张维迎;互补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N];中国商报;2002年
5 记者 许蕾 通讯员 史伟宗;城市之间要寻找互补性[N];南方日报;2010年
6 特派记者 徐晶卉;承认差异性,增进互补性[N];文汇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曾涛;为暴雨预报把握“火候”[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祖月 石杰;中新服务贸易互补性强[N];国际商报;2010年
9 刘立成 李灿;傲立风雨中[N];中国气象报;2004年
10 记者 潘宁 通讯员 潘光钱;除了抢救,我们还能再做点什么[N];杭州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