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黑龙江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评估
【摘要】:区域灌溉增产潜力研究是建设灌溉设施的基础,该文利用Hybrid-Maize模型研究了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玉米通过灌溉措施可获得的增产潜力。田间验证结果表明,Hybrid-Maize模型对黑龙江省灌溉和雨养玉米均表现出很好的模拟效果。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充分灌溉和雨养产量潜力之间的产量差),利用Hybrid-Maize模型结合实际的生产要素(品种、密度和生育期)及多年气象数据对黑龙江全省玉米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1积温带灌溉增产潜力较大,第3、4、5积温带灌溉增产潜力小;第1与第2积温带西部代表站点灌溉增产潜力大于东部。区域模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西南部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潜力最高,达到15000kg/hm2以上,而东部地区雨养产量潜力最高,达到14000~14799kg/hm2;自西南向东、向北,灌溉增产潜力逐渐变小,西南部的灌溉增产潜力最大,达到1600kg/hm2以上,而东部与北部最小,灌溉增产潜力小于300kg/hm2。当生育期内降雨量在350mm以下、全年降雨量在430mm以下时灌溉增产潜力变异最大。因此,黑龙江省玉米灌溉条件的建设应综合考虑积温和降雨2个要素,优先考虑积温较高(第1与第2积温带)、降雨较低(生育期降雨量在350mm以下、全年降雨量在430mm以下)的区域。该研究可为黑龙江建立合理的水利灌溉设施提供参考。
|
|
|
|
1 |
李清富,张艳丽,张乾坤,马延玉;灌区种植方式确定的灰色方法[J];人民黄河;1998年01期 |
2 |
施为光,凌文州;新建水库初期磷氮变化的动态模拟研究[J];四川环境;1999年04期 |
3 |
刘红宇,王珏;湖南省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动态仿真模拟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00年02期 |
4 |
李炳军,秦桂香,朱永达;农业机械化系统演化的理论模型及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5 |
董慧,弥爱娟;新疆博斯腾湖流域水平衡模拟分析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6 |
蒋洪庚,夏自强,陈海芳,李国芳;概念性土壤墒情模型在霍泉灌区的应用研究[J];水文;1999年06期 |
7 |
汤瑞凉,郭存芝,董晓娟;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的熵权系数模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8 |
张翠兰;农田用水优化配置的熵权系数模型[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1期 |
9 |
王晋民,王海景;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下节水灌溉模型建立的初步构想[J];山西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
10 |
于建国;屈锦卫;;挖坑机刀片切削模型的建立及其MATLAB分析[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年07期 |
11 |
肖羽;邹敏;王赟峰;;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及污染控制方法[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12 |
郑耀泉;微灌系统田间管网设计的一种模拟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1992年01期 |
13 |
史文库,孟繁忠,杨刚;农机滚子链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1995年04期 |
14 |
王世学,上出顺一;用刚体模型解析就地翻转犁土垡的作用力[J];农业机械学报;1998年04期 |
15 |
肖素君,杨立彬,侯传河;井渠结合灌区用水预报研究[J];人民黄河;1998年11期 |
16 |
王彦生!471039;履带拖拉机车架动强度的有限元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1998年04期 |
17 |
史春风,李文东,倪锋;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年03期 |
18 |
张新燕,蔡焕杰,林性粹;降雨聚集条件下系统优化模拟模型的设计[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年02期 |
19 |
刘海军,龚时宏;喷灌水滴的蒸发研究[J];节水灌溉;2000年02期 |
20 |
张际先,张雅,陈树人,李耀明;摘脱式联合收割机割台损失的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