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例心肺脑复苏成败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心肺脑复苏 (CPCR)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 选择近10年来资料较齐全的CPCR病人91例 ,根据最终复苏情况分为3组 ,Ⅰ组为心搏、呼吸未恢复 ,Ⅱ组为心搏、呼吸已恢复 ,但脑复苏失败 ,Ⅲ组为智能部分或全部恢复。先列出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原因、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肾上腺素剂量、是否盲目除颤及有否亚低温等与CPCR相关的因素。根据所列因素统计出各组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性别与复苏成败无关 (P0.05) ;脑复苏成功率在21~30岁年龄段最高 (34.37%) ,其次为10~20岁 (25 %) ,随着年龄增大成功率下降。心源性者较非心源性者脑复苏成功率明显降低 (P0.05)。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5分钟内最好 ,心肺100%复苏 ,脑58.33 %复苏。大剂量肾上腺素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但是对脑复苏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在院内盲目电击除颤未能提高复苏成功率。亚低温者脑复苏成功率72.22%,非亚低温成功率27.78 %(P0.01)。结论 脑复苏的成功与以下因素直接相关 :(1)年龄40岁以下 ;(2)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3)发病后10分钟内开始复苏 ;(4)在院内根据心电图表现决定是否电除颤 ;(5)肾上腺素宜先用小剂量 ,无效再用大剂量 ;(6)尽早给予亚低温。
|
|
|
|
1 |
江少容;临床心肺脑复苏的监护救治技术[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4期 |
2 |
张连东,李荣滨,王静杰,魏瑛琦,黄孝进,周国晶,李永红;心、肺、脑复苏72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3 |
宋志芳,郭晓红,潘祝平,王树云,顾茵,朱赟琳,谢伟,殷娜,谢伟霖,张悦,单慧敏,陈列彬,李文华;有效人工通气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年04期 |
4 |
黄日华;孙电;肖忠;洪海斌;崔秀平;庄炯宇;;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14期 |
5 |
王丹丹;;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作用的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14期 |
6 |
郑银娥;;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患者中的辅助治疗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32期 |
7 |
李庆;方凯;;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心肺复苏患者抢救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72期 |
8 |
杨梅;;探讨助产士窒息复苏培训对新生儿窒息率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6年24期 |
9 |
于有贵;戚成栋;刘磊;;心肺脑复苏时肾上腺素电脑微量泵持续泵入的疗效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09年01期 |
10 |
刘风麟;;心肺复苏后病人的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12期 |
11 |
刘翠萍;;脑复苏16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S1期 |
12 |
王庆梅;王学东;张静;崔英;;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年07期 |
13 |
宋彦军;柴湘平;;9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急救与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年14期 |
14 |
谭益民;魏威;;112例猝死患者的院前急救[J];吉林医学;2010年17期 |
15 |
喻秀峰;龙思琴;;急诊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对复苏成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8年05期 |
16 |
张映坤;崔秀平;孙电;庄炯宇;蔡家骥;李大飞;;急诊实施心肺复苏术救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年24期 |
17 |
黄强;;急诊心肺复苏时间窗与复苏成功率和心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年01期 |
18 |
王凤娟;;63例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成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19期 |
19 |
杨昌明;;心肺脑复苏中应用纳络酮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