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亦珂,赵勃,丁国勋,张启翔;菊花茎叶外植体再生体系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2 |
王鸿斌,张真,孔祥波,沈佐锐,金幼菊;油松萜烯类挥发物释放规律与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3 |
张贻礼,张觉晚,杨阳,黄亚辉,王沅江;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Ⅱ.不同品种茶树特征特性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的相关分析[J];茶叶通讯;1994年02期 |
4 |
张春妮,仵均祥,戴武,陈磊;甘蓝幼苗受桃蚜危害后叶片中部分酶活性的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8期 |
5 |
孙多鑫;尚勋武;师桂英;李昌盛;刘娟;;四种酶与春小麦抗蚜性的相关性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6 |
司怀军,戴朝曦,于品华,王蒂,王清;菊花幼嫩花瓣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7 |
李会平,黄大庄,杨敏生,齐绍光;林木抗虫机制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01年01期 |
8 |
戴思兰;中国菊花与世界园艺(综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9 |
范家霖,杨保安,张建伟,王柏楠;组织培养在菊花辐射育种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学;1996年04期 |
10 |
徐汉虹,梁明龙,胡林;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