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机械系统的波动力学研究
【摘要】:从冲击机械的共性出发,应用波动力学。建立了一般冲击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组成冲击机械力学模型的三个力学部件的定义。应用特征线方法,提出了一般冲击机械的波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一液压凿岩机械的数值模拟结果。
|
|
|
|
1 |
高丽稳,周志鸿;冲击机械活塞强度研究的现状[J];工程机械;2005年01期 |
2 |
汤志勇,曹秉刚,史维祥;液压控制阀稳态波动力补偿方法的探讨──阀套运动法[J];机床与液压;1995年02期 |
3 |
许绛垣;;气动冲击机械气流通道中的气体动力学效应[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1989年03期 |
4 |
;水平·动态·趋势[J];工程机械文摘;2005年04期 |
5 |
刘德顺,杨襄壁;锻锤工作过程的波动力学方程[J];锻压机械;1995年05期 |
6 |
伍先俊,朱石坚,李志明;低A声级贯流风机叶片周向角不等距优化设计[J];应用声学;2004年06期 |
7 |
白威;王立华;;基于LS-DYNA的电磁冲击器阀芯能量传递效率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1期 |
8 |
丁问司;迟永滨;;柔性液压冲击系统[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
9 |
王宝华;一种新型双级超高压溢流阀[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4年04期 |
10 |
杨明亮,吕晓光;电磁阀换向时间对顺序回路的影响及消除[J];液压气动与密封;1994年03期 |
11 |
朱萍玉,刘德顺,杨襄璧,陈安华;反演设计研究进展[J];振动与冲击;2003年01期 |
12 |
李运华,史维祥;流体动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机床与液压;1994年04期 |
13 |
朱萍玉,李学军,刘德顺,彭佑多;等透射率冲击部件动态反演综合中的误差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01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