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对新型高强度铝合金疲劳裂纹萌生机制及扩展行为的作用
【摘要】:根据编制的某机场环境加速试验谱,通过腐蚀试验模拟飞机服役过程中遭受的潮湿空气、盐雾、二氧化硫、酸雨和干/湿交变等严酷条件的侵蚀作用,采用飞机主承力结构新型高强度铝合金7B04-T74,制备单边缺口拉伸(Single edge notch tension,SENT)试样进行预腐蚀和疲劳试验,分析不同程度腐蚀损伤对疲劳裂纹萌生、裂纹扩展行为和疲劳寿命的影响,揭示腐蚀对裂纹萌生及扩展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疲劳裂纹萌生源主要为单个蚀孔,裂纹扩展路径较为平直;随着腐蚀程度的加重,在多个蚀孔处同时萌生多条小疲劳裂纹,萌生疲劳裂纹的蚀孔具有隧道效应,扩展路径不规则,形成"之"字形裂纹;疲劳裂纹萌生机制是材料第二相与腐蚀损伤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腐蚀导致疲劳寿命显著降低,尤其是裂纹萌生寿命,腐蚀12年试验件裂纹萌生寿命仅为未腐蚀试验件裂纹萌生寿命的2.2%。
|
|
|
|
1 |
钱友荣;疲劳裂纹萌生机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6年11期 |
2 |
刘晓燕;何晓梅;董洁;;2Cr13钢的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J];热加工工艺;2012年02期 |
3 |
林吉忠;刘淑华;吴玉树;李一;;中碳钢缺口端部疲劳裂纹萌生的临界应力[J];金属学报;1987年04期 |
4 |
刘常升,才庆魁,徐灏;激光局部表面改性对疲劳裂纹萌生抗力的影响[J];中国激光;1993年08期 |
5 |
路民旭,郑修麟;300M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超载特性[J];金属学报;1993年11期 |
6 |
吴维青;40Cr钢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测量[J];应用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
7 |
杨化仁;焊接金属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估算方法的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4年03期 |
8 |
邵培革,刘英秋,姚枚,王仁智;疲劳裂纹萌生的细观效应[J];材料研究学报;1997年02期 |
9 |
夏青;盐田俊雄;;铁素体球铁中微疲劳裂纹萌生、长大的研究[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
10 |
洪宝宁;弯曲疲劳裂纹萌生过程的细观实验与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1 |
谢卿;王弘;;氢致钢内部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有限元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
12 |
李金泉,黄德武,富喜安;疲劳裂纹萌生尺寸确定方法研究[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2年03期 |
13 |
孙常青;残余压应力对45钢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J];材料工程;1994年02期 |
14 |
关明星,赵海峰,赵承杰,王铎;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
15 |
史生良,王赞芝,林德深;42CrMo钢缺口疲劳裂纹萌生及短裂纹扩展规律的研究[J];铁道学报;1997年02期 |
16 |
纪熙;魏安安;;10~#钢管锐缺口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试验研究[J];化工机械;2010年05期 |
17 |
王仁智,汝继来,李向斌,姚枚,李金魁,王声平,邵培革;疲劳裂纹萌生的微细观过程与内部疲劳极限理论[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5年04期 |
18 |
董世柱,郭廷良;40Cr钢的疲劳损伤机理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9 |
杨继红,张新平,Y.W.Mai,李勇;铜单晶循环变形饱和阶段疲劳裂纹萌生及表面区域内应力分布的模拟[J];金属学报;2005年01期 |
20 |
王友华;魏安安;汪磊;李艳斌;高光藩;;16Mn钢锐缺口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