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和热历史条件下Zr_(55)Al_(10)Ni_5Cu_(30)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
【摘要】:研究了不同形态Zr_(55)Al_(10)Ni_5Cu_(30)非晶合金(块体和粉末)在不同升温和冷却条件下的晶化行为.发现Zr_(55)Al_(10)-Ni_5Cu_(30)在不同热历史下的晶化行为有较大差别.对于块体非晶合金,在常规热处理条件下,合金的升温和冷却速率较低,Zr_(55)Al_(10)Ni_5Cu_(30)块体非晶合金在初始晶化温度Tx以上开始晶化,形成CuZr_2纳米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当热处理最终温度超过熔点后,合金在随炉冷却过程中形成了粗大的CuZr_2板条+板条间(CuZr_2)+(Zr,Cu,Al,Ni)共晶组织;在激光熔凝条件下,合金的升温和冷却速率较高,Zr_(55)Al_(10)Ni_5Cu_(30)块体非晶合金随单点熔凝次数的增加,晶化效应逐渐累加,热影响区中逐渐出现微米级球晶的弥散析出,并长大,随后失稳形成沿熔池边界带状分布,尺寸可达几百微米的等轴晶.对于粉末非晶合金,由于Zr_(55)Al_(10)Ni_5Cu_(30)非晶粉末的冷却强度不如块体非晶,冷却速率较块体低,造成粉末颗粒在激光熔凝过程中晶化为微米级的等轴枝晶,并随着激光能量的升高,等轴枝晶尺寸增大.
|
|
|
|
1 |
史建中,曹明中,高剑秋,叶天良;真空单棍非晶态快速凝固装置的研制[J];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2期 |
2 |
晁月盛,滕功清,耿岩,刘晓武,赖祖涵;非晶合金Fe_(78)Si_9B_(13)在脉冲电流作用下的单相晶化[J];物理学报;1997年07期 |
3 |
李瑛,林海潮,曹楚南;自然大气中非晶合金腐蚀界面的微观形貌特征与分维数分析[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8年04期 |
4 |
;Fe-Zr-B非晶合金加 An的行为[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6期 |
5 |
韩绍昌,彭平,郑采星,刘金水,徐仲榆,刘让苏;DSC法和XRD法测定Ni_(74)Si_(10)B_(16)非晶合金退火样结晶度的比较(Ⅱ)[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6 |
;非晶合金材料合作研究取得进展[J];光机电信息;2011年05期 |
7 |
陈晓怡,杨青,罗泾源;电沉积法制备Fe—Cr—P非晶合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8 |
彭平,刘让苏,谢泉,薛开武;B原子浓度对非晶态Ni-Si-B系合金电阻应变系数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9 |
孟昭富,王群,宋广生;非晶合金Al_(88)Ce_2Ni_9Fe_1回火生成的纳米晶粒度分布与比内表面研究[J];物理学报;1996年04期 |
10 |
蔚敬哲;刘劲松;;非晶合金退火后硬度变化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
11 |
刘群先,李岫梅,王新林;FeSiBCuNb-La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与磁性能[J];钢铁研究学报;1998年02期 |
12 |
李德俊,郭秀丽,王英敏,董闯;具有相同电子浓度Zr-Al-Ni非晶合金的动力学特性研究[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5期 |
13 |
王发东;朱秀荣;孙廷富;吴春京;;Zr_(41.2)Ti_(13.8)Ni_(12.5)Cu_(10)Be_(22.5)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研究[J];铸造技术;2006年08期 |
14 |
崔黎黎;张立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非晶合金中高含量硼[J];冶金分析;2010年02期 |
15 |
牛犇;孙民华;王丹;王丽娜;;Cu_(45)Zr_(42.55)Y_(3.45)Al_9非晶合金的热塑性[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8期 |
16 |
谢泉,刘让苏,彭平;Ni-Si-B系非晶合金的结晶度与退火温度关系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17 |
谢泉,刘让苏,彭平;Ni-Si-B系非晶合金的结晶度与退火时间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8 |
金慧娟,许桂琴,张延忠,杨燮龙;非晶合金Fe_(76.5-x)Cu_(1.0)Nb_xSi_(13.5)B_(9.0)的穆斯堡尔研究[J];金属功能材料;1997年05期 |
19 |
陈付时;非晶合金71KHCP磁性的时间稳定性[J];上海钢研;1997年03期 |
20 |
;铈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J];稀土信息;2007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