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变形对Cu-Cr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冷拉拔方法制备了高强高导Cu-Cr合金导线,考察了合金界面结构随拉拔变形量的演变,探讨了界面结构变化与合金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变形量增大,Cu和Cr相均被逐渐拉长成纤维状,且两相的晶面之间逐渐趋于(111)Cu//(110)Cr,Cu/Cr界面由非共格关系演变为共格关系,同时,通过Cu/Cr界面的互扩散增强.界面密度的增加是导致电阻率随变形量增加持续增大的主要因素.界面共格化是造成合金强度增大并趋于恒定的原因.
|
|
|
|
1 |
姜文举;宋微;曹广然;;7A09 T73锻件时效热处理工艺研究[J];铝加工;2007年03期 |
2 |
黄华;陈拂晓;刘平;郭俊卿;;轧制变形Cu-10Fe-2Ag-0.15Zr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3 |
刘刚;韩淑敏;;超薄水箱带的研制[J];有色金属加工;2008年01期 |
4 |
沈威;赵慕珍;;通过亚温淬火提高铝合金电导率的研究[J];华通技术;1997年04期 |
5 |
高永强;宋微;刘学清;;7A09合金锻件热处理工艺研究[J];铝加工;2011年04期 |
6 |
谢延翠,师雪飞,齐国栋;热处理制度对2A12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3年11期 |
7 |
孙向明;微量Ag对无氧铜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02期 |
8 |
程建奕,汪明朴,钟卫佳,王艳辉,李周,洪斌,熊晓明,曹先杰;内氧化法制备的Cu-Al_2O_3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3年01期 |
9 |
张莉;宋克兴;张彦敏;李玉林;刘卫锋;王青;;热变形后时效工艺对Cu-0.92C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0年11期 |
10 |
鲁晓声;14MnVTiReA钢应变时效性能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1999年02期 |
11 |
刘嘉斌,孟亮,张雷;等温退火对纤维相复合强化Cu-12%Ag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9期 |
12 |
刘晶晶;武志玮;孟亮;;稀土元素对纤维复合Cu-6%F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1期 |
13 |
吕志平;临时套管角焊缝强度核算方法[J];江苏电器;1999年02期 |
14 |
朱建娟;田保红;刘平;任凤章;刘勇;贾淑果;;时效对熔铸CuCr25触头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年12期 |
15 |
冯光纯,张鹏;控轧控冷工艺对60Si_2Mn弹簧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
16 |
孙德勤;潘琰峰;高健;吴文祥;曹春艳;;高强耐热全铝合金导线的研究与开发[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6年08期 |
17 |
刘广林;曹军;丁雨田;封存利;姚桢;邱宏卫;介明山;;连续定向凝固Be-Ag-Cu合金的组织和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7年06期 |
18 |
龙永强;刘平;贾淑果;刘勇;陈乃录;;Cu-2.32Ni-0.57Si-0.05P合金的时效行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年02期 |
19 |
张庆玲;史艳国;;旋转锻压机本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20 |
于志生;刘平;田保红;龙永强;贾淑果;范莉;;Cu-2.0Ni-0.5Si合金形变热处理及强化机理分析[J];铸造技术;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