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患贫又患不安:编制与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研究
【摘要】:本文检验了编制对公共部门微观个体的作用。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本文考察了公共部门"正式工"和"合同工"在个体收入、劳动强度、社会保障等物质方面及主观态度的差异,并进一步检验了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正式工","合同工"的收入较少,工作时间较长,且难以享受退休工资和住房公积金;主观态度方面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幸福感也较差。而人们当"合同工"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当前的低收入换取未来的退休保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前者在收入和住房公积金方面有优势,其余均无显著差异,这凸显了编制的普遍价值。本文为深化我国公共部门的编制和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