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典范示范效应再检视——一种基于美德伦理学的分析
【摘要】:道德典范示范效应在道德实践中是否可能,以及道德典范示范效应在道德实践中怎样发挥作用,学界均存在争议。这些争议并不足以否定道德典范的示范作用。这些否定性观点的共同问题在于,他们曲解了道德典范概念的实际含义。误认为只有道德圣贤才能发挥示范作用,然后提出道德圣贤的实际存在不合理、夸张或虚构,以此攻击之;误认为模仿道德典范就是按照道德典范给出的一般规则生活,然后提出只有作为抽象概念的道德,而非具体的道德典范,才能为道德行为者提供一般规则,以此攻击之。实际的道德典范本来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道德行为者充当。参与并效仿道德典范的美德品质及行事风格,是智慧上相对逊色的道德行为者在尚不能洞悉道德规则的情况下选择美德生活的一种简单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