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壳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扫描电镜观察
【摘要】:用化学分析法测定油茶籽壳的主要成分,并用不同方法处理油茶籽壳后测定其主要成分,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处理后油茶籽壳的细胞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油茶籽壳中水分占11.07%,灰分占1.02%,粗脂肪占2.53%,粗蛋白占2.70%,还原糖占1.59%,茶皂素占10.68%,半纤维素占22.00%,纤维素占17.32%,木质素占31.35%,油茶籽壳的成分处理前、后有所变化;油茶籽壳的细胞壁主要由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组成,且每部分都呈层状结构,半纤维素分布于细胞壁的内层,纤维素分布于细胞壁的中层,木质素分布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层状结构之间和细胞壁的外层。
|
|
|
|
1 |
余少文;沈其丰;祖勃荪;;兰考泡桐木材浸提物成分分析[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
2 |
张新玲;;腐朽材中纤维素的变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2 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创新发展论文集[C];2009年 |
3 |
李开隆;邢亚娟;李霞;刘培林;张方春;莫金忠;王继军;;山杨纸浆材种源、家系、无性系三水平综合选择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
4 |
徐艾清;樊永明;张志毅;谢益民;;三倍体毛白杨(B304)生长特征以及化学成分变异的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
5 |
胡汉志;徐峰;;桉树树皮物理性质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
6 |
魏志刚;高玉池;刘桂丰;刘关君;杨传平;;白桦核心种质初步构建[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2009年 |
7 |
程政红;吴际友;刘云国;程勇;候伯鑫;李昌珠;宋庆安;熊义思;李红甫;易星星;李利;徐远科;张大志;;城市森林建设植物生态效益研究[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8 |
荣文琛;吴天林;岳水林;孙成志;谢国恩;;马尾松纸浆材种源选择[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
9 |
郑仁华;杨宗武;傅忠华;梁庆松;潘琼蓉;;马尾松纸浆材和建筑材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
10 |
霍小梅;赵荣军;姚春丽;任海青;;近红外光谱法预测粗皮桉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