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直升机机身表面温度场建模与数值分析

潘丞雄  张靖周  单勇  
【摘要】:为了解得合理的直升机整机温度分布,在直升机机身表面温度场建模中综合考虑了机身蒙皮、排气系统、旋翼下洗和太阳辐射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排气系统-后机身一体化局部缩比模型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辐射换热的影响,后机身内部混合管附近的表面温度升高了15K左右;②单层蒙皮的表面温度受内部高温部件的热辐射影响较为显著,带遮挡板的双层壁结构蒙皮温度接近环境温度;③考虑太阳辐射时,受照侧机身表面温度呈现明显升高,最大温升约18K。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丞雄;张靖周;单勇;;直升机传热与红外特征建模与分析(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1年05期
2 张靖周,李立国,高潮,何文斌;波瓣喷管红外抑制系统的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7年02期
3 易军凯,朱江淼;坦克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1997年02期
4 王春勇,周建勋,刘滨;双波段动态红外图像模拟技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王江安,肖伟岸,申林;海空背景下目标红外辐射特征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冯胜山;鲁晓勇;许顺红;;高温红外辐射节能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加热;2007年01期
7 嵇盛育;徐贵力;冯文玲;刘小霞;;基于红外视觉的无人机自主着舰合作目标的研究[J];红外技术;2007年10期
8 乐逢宁;蔡静;马兰;张学聪;;使用红外热像仪应注意的问题[J];计测技术;2010年S1期
9 陈春红;;快速辐射炉在中纤板涂装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1年04期
10 王晋宇;;可见光、红外及毫米波(94GHz)的大气衰减特性[J];飞航导弹;1991年04期
11 郭福涛;战舰的隐身措施[J];飞航导弹;1994年02期
12 刘敬海,林幼娜,孙志勇;双色红外制导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5年05期
13 张青藩,尚守堂;一种抑制超声速气流红外辐射的新途径[J];推进技术;1999年05期
14 张小英,王先炜,朱谷君;含非均匀辐射气体空腔辐射特性计算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5 杨如增,杨满珍,廖宗廷,周祖翼;天然黑色电气石红外辐射特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6 朱军,刘文清,陆亦怀,高闽光;基于FTIR的目标背景辐射测量方法研究[J];红外技术;2004年01期
17 柳刚,黄竹邻,周昊,王双保,易新建;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研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5年05期
18 樊士伟;张小英;朱定强;向红军;蔡国飙;;用FVM法计算固体火箭羽流的红外特性[J];宇航学报;2005年06期
19 蔡万敬;姚佳;;铁路专用轻便型红外测温仪的应用与管理[J];铁道技术监督;2006年08期
20 赵翔;陈云飞;;ANSYS在红外成像仪三维热分析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发强;樊祥;马东辉;;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理论分析[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浩;孙学金;陈峰;宋多;;双波段大气向下红外辐射云遥感的数值模拟研究[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3 张小华;林昕;杨正名;柴国生;;一种新型红外辐射光源[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於新建;刘跃群;陈金星;陈启林;徐春和;;红外辐射对几种主要农作物的光合生产力和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5 侯峙云;周桂耀;侯蓝田;;红外辐射与物质作用的热过程研究[A];第八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胡旭;白丕绩;;长波320×240热释电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志军;Зверев С.В.;Тюрев Е.П.;;高温近红外谷物热加工设备[A];中国西部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吴玮;吴涛;吴岩峰;张金岭;;壁挂式建筑供暖辐射器的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应荐;沈雪勇;丁光宏;陈红风;张海蒙;沈霃平;胡升芳;;乳腺增生患者膻中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探讨[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10 余瑞乐;张东红;;红外辐射加温对全麻患者术中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特征计算与抑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汪喜波;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何金华;OH/IR源的OH脉泽红外辐射抽运吸收线[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4 曹惠玲;电气设备相变降温的应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1998年
5 濮兴庭;活动星系核的谱指数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淅芬;基于炉内温度场可视化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董宏宇;谷物干燥的红外辐射陶瓷材料及红外干燥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侯伟;碳纤维基红外/毫米波复合诱饵材料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陈宁;真空中红外干扰材料的消光性能及动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君;大气温度及气溶胶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顺民;发烟剂材料粒径影响红外辐射规律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海;LiTaO_3探测器的二维结构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3 杨柏春;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4 程显东;红外目标模拟靶板结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兵;雷达隐身措施数据库及红外辐射计算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柳家所;小型发烟弹药衰减红外辐射效果的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丽;TTM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在经络现象研究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阳生;基于GIS的太阳辐射模型及其实现[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9 杨林;红外探雷理论模型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孙鹏;红外测温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论证[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放;红外辐射采暖器[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李婵;我们帮“嫦娥”维持体温[N];北京科技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马晓峰;红外辐射采暖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4 实习记者 张言;红外辐射采暖器向传统采暖开战[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马放;浅析红外辐射采暖器的应用[N];中国建设报;2005年
6 张连生;特征红外辐射脱水技术及其应用领域[N];中国特产报;2001年
7 四川 柳叶;浅谈红外探测器[N];电子报;2006年
8 ;穴位与艾灸红外辐射光谱研究[N];科技日报;2005年
9 吴立新;固体地球灾害遥感监测基础研究的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兴韬;现代采暖带来阳光般温暖[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