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HAC的溢油SAR图像分割算法

苏腾飞  孟俊敏  张晰  
【摘要】:图像分割是SAR溢油检测中的关键步骤,但由于SAR影像中存在斑点噪声,使得一般的图像分割算法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溢油检测的精度。发展一种基于凝聚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HAC)的溢油SAR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尺度分割的思想,能够有效保持SAR影像中溢油斑块的形状特征,并能减少细碎斑块的产生。利用2010年墨西哥湾的Envisat ASAR影像开展了溢油SAR图像分割实验,并将该算法和Canny边缘检测、OTSU阈值分割、FCM分割、水平集分割等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HAC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细碎斑块的产生,有助于提高SAR溢油检测的精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文萍;焦李成;尚荣华;;免疫克隆SAR图像分割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7期
2 杨永生;;一种适合于SAR海面溢油图像的分割方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年03期
3 徐康;杨学志;李长凯;范良欢;;基于区域型MRF的SAR图像分割算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张俊梅;;SAR图像分割方法浅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3期
5 杨永生;张宗杰;;一种适合于大面积的SAR海面溢油图像分割方法[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6 安成锦;陈曾平;;基于Otsu和改进CV模型的SAR图像水域分割算法[J];信号处理;2011年02期
7 张红蕾,宋建社,张宪伟,綦海龙;一种基于多尺度马尔可夫随机场的SAR图像分割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5年12期
8 郑同良;对空间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J];航天电子对抗;2001年01期
9 侯彪,刘芳,焦李成;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分辨SAR港口目标自动分割[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年05期
10 田锦昌,宋小全,孙鹏举;对抗合成孔径雷达侦察方法的初步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02年06期
11 陈强,孙文峰,江晶;用于地面坡度测量的极化SAR方位角近似估计方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2 陈广东,朱兆达,朱岱寅;分数傅立叶变换用于抑制SAR杂波背景检测慢速动目标[J];航空学报;2005年06期
13 矫伟;梁兴东;丁赤飚;;基于内定标信号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幅相误差的提取和校正[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12期
14 王超;陈曦;张红;;一种基于退化模型的高分辨率SAR去噪算法[J];遥感学报;2006年01期
15 张红蕾;宋建社;张宪伟;;基于二维模糊熵的GA在SAR图像分割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7年05期
16 周智敏;金添;宋千;常文革;孙晓坤;杨延光;;超宽带SAR探雷试验系统[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8期
17 张昆辉;;一种机载SAR距离徙动修正的快速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18 张海黎;张仕山;;对合成孔径雷达相干干扰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8年06期
19 刘海廷;吕晓德;;一种改善SAR距离模糊的天线赋形算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1期
20 陈泽广;沈汀;;基于尺度傅利叶变换的SAR运动补偿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逯贵祯;王玲;;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的马尔科夫随机场方法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白霞;孙进平;毛士艺;;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Chirp z变换成像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时慧;左永锋;何攀峰;;大调制带宽线性调频信号频响补偿技术研究[A];2010全国虚拟仪器大会暨MCMI2010’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陆元;袁运能;张亚萌;李东斌;;距离徙动高次项对LFMCW SAR成像影响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汪伟;李磊;张智慧;;有源相控双极化波导缝隙天线阵[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王迪;雷武虎;杨越;;SAR欺骗干扰与散射波干扰信号生成[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7 叶伟;贾鑫;刘树贤;;编码调频斜率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抗干扰仿真[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8 覃正;陈绍汀;;国外SAR天线的发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9 杨云志;黄顺吉;王建国;;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压缩的实现[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10 杨云志;黄顺吉;王建国;;可编程器件在合成孔径雷达量化编码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立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王力宝;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郭微光;机载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4 于秋则;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匹配导航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危嵩;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与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董骞;基于软件无线电的SAR数字接收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7 王睿;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与模拟软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8 乔蓉蓉;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模式系统研究与信号处理[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9 魏青;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尹奎英;SAR图像处理及地面目标识别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刚;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胡笑斌;SAR图像目标识别中几个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周峰;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基于数据的运动误差分析及补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叶映宇;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裘金飞;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姜凤山;合成孔径雷达高速数据记录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4年
7 许一力;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的可靠性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8 史勤峰;Beamlet及其在SAR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田旭文;合成孔径雷达超分辨率成像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10 缪建峰;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伟武;一磅重纳米合成孔径雷达问世[N];中国航空报;2006年
2 许伟武;诺·格公司演示世界首部合成孔径激光雷达[N];中国航空报;2006年
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韩冀中;RS:从空间“感知”数据[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朱明辉 孟月民;我省机载雷达技术国内领先[N];安徽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