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万生;《十四行集》:孤独的风中之旗──论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2 |
李建明;诗化哲学——论里尔克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
3 |
张桃洲;略论《十四行集》的两个精神前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03期 |
4 |
沈爱明;冯至与里尔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5 |
龙彼德;;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现代诗艺术揽胜》之二十八[J];绿风;2007年05期 |
6 |
张宽;;试论冯至诗作的外来影响和民族传统[J];文学评论;1984年04期 |
7 |
马永军;;冯至《十四行集》与里尔克[J];学术交流;2008年11期 |
8 |
刘平平;;从“狭窄的心”走向“大的宇宙”——冯至从《昨日之歌》到《十四行集》的诗歌转型解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03期 |
9 |
陈思和;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3期 |
10 |
陈思和;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续)[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4期 |
11 |
屠茂芹;里尔克,冯至的精神渊源[J];山东文学;2002年10期 |
12 |
王泽龙;论冯至的《十四行集》[J];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
13 |
董敏,凌敏;论作为诗人的冯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
14 |
W·顾彬;张宽;卫东;;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02期 |
15 |
段虹;冯至哲理诗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
16 |
丹妤;行走的花朵——冯至、邵洵美诗《蛇》的读解[J];诗探索;2004年Z2期 |
17 |
黄灿然;前辈[J];读书;2005年12期 |
18 |
蓝棣之;论冯至诗的生命体验[J];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08期 |
19 |
杨寿良;展示生命的瑰丽风景——冯至两首十四行诗读析[J];阅读与写作;1995年03期 |
20 |
吴武洲;幽婉的情思与哲理的追寻——论冯至20年代的抒情诗[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