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艳玲;浅谈人的活动的尺度——真、善、美[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
2 |
韩民青;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J];江海学刊;1995年06期 |
3 |
李湘黔;黄赐英;;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8期 |
4 |
毛华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价值论思考——兼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5 |
汪芳芳;;浅谈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交往实践[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6 |
林剑;论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统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
7 |
严新明;引进职业客体 成就职业主体——承接跨境外包的劳动社会学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8 |
杜书瀛;关于滑稽和笑的思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
9 |
农志鸣;学会理解和关心[J];心理世界;2002年04期 |
10 |
杨克明;关于人的主体性选择的思考[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
11 |
龚振黔;论人的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
12 |
隗斌贤;调查统计认识系统论[J];统计与决策;1997年11期 |
13 |
李素艳;人的活动:两个文明矛盾统一的中介[J];理论探讨;1997年04期 |
14 |
谭俊杰;论人的需要与价值追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
15 |
陈维明;试析活动范畴[J];理论探讨;1997年05期 |
16 |
宋晓芹;试论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偏误与最终定位[J];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7 |
王国存;;网络公关法律关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35期 |
18 |
孟祥亭;;社会发展的哲学解读[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9 |
杨萍;;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解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
20 |
程开明;;综合评价客观性的哲学探讨[J];统计教育;2006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