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易冬群;;从《大学》看儒家的理想人格[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
2 |
张国权;;从先秦到唐儒家的终极关怀及其现代意义[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
3 |
吴育清;;先秦汉宋时期儒家天人观思想的发展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
4 |
马海峰;李根;;简论董仲舒对墨家思想的整合[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
5 |
康蕊;;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
6 |
杨磊;;浅析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
7 |
薛玉刚;;墨子的“和谐观”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
8 |
兰宗荣;;朱熹的隐士情结及其影响[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9 |
姚念;;《庄子·内篇》孔子形象解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
10 |
张存金;;儒家的理想人格与孔子的率真个性[J];齐鲁学刊;2011年04期 |
11 |
姚晓娟;曹微;;从《论语》看先秦儒家的和谐观[J];华夏文化论坛;2011年00期 |
12 |
雷永强;;“广博易良,乐教也”——儒家“乐教”题解[J];前沿;2011年16期 |
13 |
;儒家“安身立命”的文化要义[J];群文天地;2011年15期 |
14 |
武立波;;生命的担当[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
15 |
张排房;;儒家和谐思想与现代和谐社会[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年06期 |
16 |
贺争平;唐天勇;;先秦儒道心理和谐思想之比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17 |
黎莉;;浅述儒家“和”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18 |
阮航;;略论《大学》的“家国同构”思想——对“修齐治平”政治治理途径的一种解读[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19 |
秦丽萍;;先秦儒家正义理念研究——细品《论语》[J];学理论;2011年23期 |
20 |
孔宪峰;周秀红;;论“中庸”的价值诉求[J];孔子研究;2011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