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候客观化的可行性。方法设计支气管哮喘患者就诊数据采集表,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及病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症状、体征、舌脉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肺功能指标。结果共收集患者334例,其中中医辨证为风哮119例,热哮109例,冷哮77例,虚哮29例。虚哮患者年龄最高,与风哮、冷哮、热哮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证型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患者病程、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哮患者Fe NO水平最高,与冷哮、热哮、虚哮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气道炎症程度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以风哮、热哮为主,风哮患者Fe NO水平最高,Fe NO可能作为支气管哮喘证型客观化的依据之一。
|
|
|
|
1 |
王烈;;支气管哮喘[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2 |
沈蓉;王昌明;;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支气管哮喘[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3 |
王秀琴;唐占府;李秀琴;;支气管哮喘的外用机理[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
4 |
张善哲;;扶正免疫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行性报告[A];2008全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名店、名药、名厂”品牌发展战略暨“中医中药我为你骄傲”大型建言论坛活动论文集[C];2008年 |
5 |
严俊英;;浅谈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思路与方法[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
6 |
吴银根;;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优势评述[A];200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高级进修班讲座[C];2005年 |
7 |
欧阳坤根;;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
8 |
李昌生;翁小光;;腧穴敷贴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60例[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
9 |
周天寒;刘驯;;支气管哮喘案[A];巴渝国医传承——重庆市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文集[C];2012年 |
10 |
薛汉荣;;洪广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