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雅集:陈衍等宋诗派成员清末在京师的文学活动
【摘要】:都下雅集在近代宋诗派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庚戌、辛亥诗社中宋诗派成员都起到了核心作用,显示出宗宋诗风逐渐成为诗坛主流。宋诗派理论家陈衍是都下雅集的积极参与者,小秀野草堂是雅集的一个重要场所。都下雅集所建立的人际网络为宋诗派在民初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
|
|
1 |
洪峻峰;;陈衍旅厦诗漫话[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
2 |
刘福铸;;陈衍及其《福建方言志》述论[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
3 |
吴硕;陈规;;陈衍经济思想评述[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
4 |
吴硕;;浅论陈衍的儒家思想——读陈衍的《伦理讲义》[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
5 |
刘建萍;;论陈衍对钱钟书的影响[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
6 |
萨本珪;;晚清“同光体”之闽派谈[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
7 |
张仲谋;;论黄宗羲的诗歌创作[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
8 |
叶翔;;诗人陈季同[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
9 |
游友基;;试论林纾的旧体诗创作[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
10 |
刘建萍;;论沈鹊应的诗词创作[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