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廉莲;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变化的研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2 |
王文明,刘兰平,谭生建;丹参制剂中丹参酮ⅡA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4年11期 |
3 |
赵成,陈久红;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4年06期 |
4 |
徐强,倪晟,冯瑛;薄层扫描法测定妇经冲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J];基层中药杂志;2000年03期 |
5 |
朱嘉蓉,罗厚蔚;丹参酮ⅡA的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6 |
左强,张培华,罗少军,汤少明,梁杰,张刚,李瑾;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4年06期 |
7 |
杜俊蓉;丹参酮ⅡA对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1999年01期 |
8 |
王梅,唐志书,宁显维,杨燕;HPLC测定复方地龙降压微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9 |
刘永忠,王晓东,刘永刚;丹参酮Ⅱ_A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影响[J];中药材;2003年06期 |
10 |
陈连剑,李婷,李成;丹参酮Ⅱ_A抗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应激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药材;2003年07期 |
11 |
胡璟华,马凤彩,王瑾;不同生长条件下丹参的质量比较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3年03期 |
12 |
赵玲,戴居民,方军;氚标记丹参酮ⅡA透皮特性的在体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年02期 |
13 |
戴居云,赵玲,王颖华,方军;穴位透皮贴剂中丹参酮ⅡA的经皮吸收速率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4期 |
14 |
张小帆,王培娜,王文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年01期 |
15 |
孙联平,郑智;丹参酮ⅡA对肥厚心肌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04年01期 |
16 |
王新军
,邓寒霜
,吴珍
,朱晓强;HPLC监测不同药源基地丹参酮ⅡA含量的实验研究[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
17 |
舒小华,周美娟,戴美华,张丽群;活血化瘀颗粒中丹参酮Ⅱ_A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成药;2005年04期 |
18 |
叶龙彬,奚涛,陈峰,王瑜;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9 |
江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肺压舒颗粒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成都医药;2003年01期 |
20 |
杨继红,王培民,高江宏;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