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鲸》的悲剧艺术效果
【摘要】:正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与霍桑、惠特曼同时代的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白鲸》,1851年发表后受到冷落,直到本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认识,现已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宝库中最出色最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麦尔维尔作为19世纪美国文学巨匠的地位也得到确立.《白鲸》的初稿是根据作者40年代航海和捕鲸的经历写成的自传性冒险题材的长篇叙事小说.然而,当他重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并有幸拜读霍桑的一些作品之后,受其启发和影响,获得新的灵感,凭借自己对自然界事物的细致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力,重新创作写成这部不朽的巨著《白鲸》.本文主要分析《白鲸》的悲剧意义和作者对悲剧主人公亚哈船长的成功刻画,并力求以此阐明《白鲸》独特的悲剧艺术效果.麦尔维尔利用小说形式创作现代悲剧.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古典悲剧理论由亚里士多德创立体系,他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麦尔维尔把亚哈船长的悲剧人生经历作为主线条贯穿始终.我们可用一句话概括《白鲸》的悲剧情节布局(Plot):处于“王位”的船长亚哈,受复仇灭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