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掺合材石墨不锈钢纤维对水泥基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研究

王普照  谭宏斌  冯小明  聂翔  耿强  
【摘要】:介绍了平板材料对高频电磁波的屏蔽原理,研究掺合材(硅灰、矿渣、煤渣)、石墨和不锈钢纤维对水泥基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电阻率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11.0 GHz时,掺不锈钢纤维的水泥基材料有较好的屏蔽效能。掺合材对水泥基材的屏蔽效能的影响为:在8.5~10.0 GHz时,电磁屏蔽效能最高,达33.92 dB,为水泥砂浆屏蔽效能的170%;在11 GHz时,掺煤渣的水泥基材的电磁屏蔽效能最高,为36 dB。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君玕;;关于第八届国际水泥化学会议及特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发展动向[J];硅酸盐通报;1985年03期
2 昊中伟;;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反思——吴中伟教授在祝贺其七十寿辰时的学术报告[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8年06期
3 吴中伟;;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反思[J];混凝土;1988年06期
4 许仲梓;唐明述;;精制水泥制品的工程性质和潜在应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5 吴中伟;中国混凝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硅酸盐学报;1989年06期
6 叶枝荣;;水泥基材料的显微硬度试验[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9年04期
7 张景发;第一届全国水泥制品新技术交流交易会在苏州举行[J];工业建筑;1990年05期
8 吴中伟;;水泥基材料的新发展[J];混凝土;1990年06期
9 蒋亚清;李继锋;戴小俊;孙伟;姚琏;;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初裂强度及应变[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0年06期
10 赵晶,王承超;水泥基高强材料的发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江;陈志源;;聚丙烯纤维—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1992年
2 姚武;吴科如;;水泥基材料损伤自愈合的理论与方法[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杨久俊;海然;秦东方;吴科如;;界面组分梯度分布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余其俊;成立;赵三银;;水泥基材料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及思考[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马保国;董荣珍;朱洪波;李晓军;;高性能彩色固化剂的耐久性研究[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6 陈美祝;何真;;减缩剂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徐玲玲;沈洋;邓敏;赵霞;王侠;;新型镁质膨胀材料对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缩的补偿[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方泽锋;施惠生;;掺煤矸石的硬化水泥浆体早期水化过程的交流阻抗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冯奇;梁传栋;;水泥基材料微粒级配数学模型与有害孔隙率的关系[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冯奇;巴恒静;梁传栋;;二级界面对水泥基材料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军;纳米矿粉水泥土固化机理及损伤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高礼雄;掺矿物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王桂明;化学转换型裂缝自修复材料及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卢忠远;微纳粉体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魏风艳;高性能水泥中低Ca/Si的C-S-H凝胶形成及其抑制ASR机理[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6 管学茂;水泥基材料在氯盐环境中的服役行为及机理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高英力;超细粉煤灰高性能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及抗裂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陈美祝;水泥基材料组分对早期水化及收缩开裂影响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严捍东;废渣特性及其多元复合对水泥基材料高性能的贡献与机理[D];东南大学;2001年
10 王冲;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学武;120MPa新型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试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2 董荣珍;高性能彩色印模饰面混凝土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张立华;多组分水泥基材料水化特征与产物性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王海波;聚乙烯醇纤维(维纶)增强砂浆性能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5 李钟华;150MPa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海然;分散相梯度分布对水泥基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3年
7 农金龙;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材料及强度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张亦涛;应力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碳化和渗透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陈婷;高强高弹PVA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研制与性能[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10 丛立庆;纳米SiO_2的合成及其与硅灰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天津记者 王宝芬;防水复合材料水泥基柔性生产线在津投产[N];中国建材报;2001年
2 记者 邱美辉;福建斥资助推中小科技企业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张量;ELOTEX:为外保温提供解决方案[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齐;卓宝贴必定BAC防水卷材通过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姚燕;开拓创新 面向未来[N];中国建材报;2004年
6 剑夫;“贴必定”BAC防水卷材[N];中国建材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徐彦泓 王桂兰;“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成果骄人[N];中国建材报;2004年
8 国家建材科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谢泽;“十一五”水泥工业技术装备发展的思考[N];中国建材报;2005年
9 驻重庆首席记者 朝霞 通讯员 刘发文;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交通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欧阳梦云;30万年薪没招来销售经理[N];经济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