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德祥
,Shen HM
,Ong CN;活性氧引起的人类精子DNA链断裂[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1年03期 |
2 |
宋博,郑履康,邓丽霞,张桥;冰冻对精子DNA的影响[J];中华男科学;2002年04期 |
3 |
李福岭;动物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的近期进展[J];黄牛杂志;1994年04期 |
4 |
刘秉正;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5 |
陈叙龙,张清敏,张毓琪,张宝东,陈素平;鲤鱼肝胰脏线粒体DNA的分离、纯化方法[J];环境化学;1994年03期 |
6 |
周晓慧;DNA与免疫[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7 |
张爱民,张建民;论基因组的分子进化[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
8 |
房经贵,章镇,刘大钧,马正强,JossiHillel;一种从贮藏较久番茄叶中提取适于PCR扩增的DNA的方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年01期 |
9 |
朱长军,张利宁,马春红,曹英林,宋静;一种新型杆状病毒亲本株的鉴定及病毒DNA的纯化[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0 |
张秀花,弓巧娟;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DMAHF的介质效应及与DNA的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11 |
宗仁鹤,白春礼,李振刚,汪新文,聂焰,龚为穗,杨安庆,龚立三;激光对DNA作用机理的AFM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1年01期 |
12 |
宗志新,龚国权;阿的平荧光猝灭法测定 DNA(英文)[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3 |
张李阳;固体发酵红曲霉菌生物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4 |
徐治立;论基因科技的二重性[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03期 |
15 |
罗文永,陈建伟,刘彦卓,肖昕,毛兴学,李晓方;快速鉴定阳性重组质粒方法的改进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16 |
张志忠,吴菁华,吕柳新,陈桂信;一种适于PCR检测的DNA微量提取方法[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年01期 |
17 |
宫霞
,施用晖
,乐国伟;抗菌活性肽与细菌染色体DNA的相互作用机理[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
18 |
沈子威,王竞,张志诚,黄美珍;激光诱导动物细胞基因转移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6期 |
19 |
张四明;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渔业科学中的应用[J];水产学报;1997年S1期 |
20 |
沈鹤柏,倪丽华,杨海峰,王则民,章宗穰;稀土金属离子对DNA作用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法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