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Al-7.5Zn-1.65Mg-1.4Cu-0.12Zr合金

熊柏青  李锡武  张永安  李志辉  朱宝宏  王锋  刘红伟  
【摘要】:利用传统技术制备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的Al-7.5Zn-1.65Mg-1.4Cu-0.12Zr合金,研究合金在制备加工以及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合金铸态组织具有枝晶间非平衡共晶相AlZnMgCu相对较少的特点,经过(440℃,12h)+(475℃,24h)双级均匀化处理、挤压变形和(475℃,50~120min)固溶处理后,组织均匀,固溶充分,除弥散分布的Al3Zr粒子外,仅残留有少量的Al7Cu2Fe相颗粒;经过单级、双级和三级时效处理,合金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组织和性能:T6态合金的抗拉强度590MPa,电导率20.4MS/m;经T7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电导率分别达到500~550MPa、460~520MPa、17.0%~17.3%和23.4~25.0MS/m;经三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兼顾了T6和T7两种制度的优势,与T6状态相比,在抗拉强度仅降低3%的情况下,电导率显著增加至23.1MS/m;合金具有低的淬火敏感性,室温水端淬试验测得的淬透深度可以达到120mm以上;新型合金具有优异的室温断裂韧性,其T6态的KIC值明显高于本研究同时制备的7150合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晓元;夏长清;吴安如;王杰文;李杨勇;;含钪超高强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材料导报;2006年05期
2 程光辉,张柯柯,满华,杨洁,刘亚民,余阳春;稀土对表面组装用Sn2.0Ag0.7CuRE钎料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5年04期
3 张金勇;白钢;张柯柯;何宇航;杨舜;;RE对微连接用SnAgCuRE钎料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焊接版);2006年05期
4 任志远;范永革;马双彦;;富镧稀土对AZ91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7年08期
5 张乾向;李成栋;安宁;边隽杰;袁国良;石力开;;喷射成形Cu-15Ni-8S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2010年S1期
6 黄振莺;翟洪祥;李萌启;刘秀;;Ti_3AlC_2含量对热压制备Cu/Ti_3AlC_2复合材料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7 胡隆;董晨竹;高玉新;易剑;;718钢电火花沉积Ni-Cr合金涂层的组织特征及性能[J];表面技术;2011年03期
8 花银群,王志生,杨继昌,颜红;激光焊接A3厚钢板的试验研究[J];应用激光;2005年04期
9 张文玉;刘先兰;陈振华;夏伟军;;异步轧制对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10 陈淑娴;凤仪;李庶;解育娟;李京徽;王东里;;铜-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J];矿冶工程;2008年04期
11 纪淑霞;宫本奎;;影响SiC泡沫陶瓷性能的主要因素[J];中国陶瓷;2008年11期
12 周世杰;;铸造硅黄铜的热处理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年12期
13 高鹏;孙宏飞;李忠丽;燕友增;李福村;朱海云;;真空熔炼多组元Cu_xAlFeNiCrTi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0年11期
14 王东生;田宗军;曲光;张少伍;沈理达;黄因慧;;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ZrO_2-7%Y_2O_3热障涂层的组织及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3期
15 孙维连,杨钰瑛;35CrMo钢拉杆显微组织与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5年11期
16 夏卿坤;刘志义;余日成;李云涛;;均匀化退火对Al-Cu-Mg-Ag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热处理版);2006年07期
17 吕勤云;沙桂英;王洪顺;;AZ91镁合金搅拌摩擦加工后的组织与性能[J];航空材料学报;2008年04期
18 刘芳;周科朝;李志友;;高合金铁基材料熔渗工艺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7年03期
19 滕亚兰;浦娟;王军;李晓泉;;回火条件对P92钢熔敷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8年09期
20 李志林;朱丽慧;卞凯强;;板状WC晶种加入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J];硬质合金;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柏青;李锡武;张永安;朱宝宏;王锋;刘红伟;李志辉;;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Al-7.5Zn-1.65Mg-1.4Cu-0.12Zr合金研究[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金勇;白钢;张柯柯;何宇航;杨舜;;稀土对SnAgCu钎料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程义远;王勇;韩彬;李美艳;牛海洋;;N80油管内壁激光原位合成TiC/Ni涂层研究(英文)[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小翔;杨伟;王俭;王韦琪;魏寿庸;;中间β处理对Ti-51111S合金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二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胜利;孙维连;葛素静;王会强;李端;彭婧;;均匀化退火时间对6061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全国材料科学中的数学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玉;高大路;段立宇;;W8Co3N高速钢与45钢摩擦焊接试验研究[A];第二届中国北方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陈军平;黄松;李凡;王旭;胡昕明;;回火工艺对08MnNiVR钢板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中厚板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建英;齐长发;梅淑文;姚连胜;刘春雨;李文田;;热浸镀铝锌合金板的镀层结构及其性能[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柏文超;李明利;许平;;一种新型PdNiAgCrMo高温钎料[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10 翟造成;;国产氢钟研制的新进展[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海涛;亚快速凝固条件下镁合金的凝固行为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罗宪波;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双重交联式新型复合堵水剂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周建萍;四脚状氧化锌晶须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刘红宾;基于合金化改善镁合金强/韧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秦少雄;纤维素醚稳定的聚丙烯酸酯类乳液合成及其性能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6 蔡基伟;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稷良;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夏法锋;超声—电沉积镍基TiN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丁健;PPR管材料结构与性能及其高温耐蠕变机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10 闰明涛;聚合物/介孔分子筛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耘涛;高温渗氮制备高氮不锈钢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2 马海波;激光熔覆原位自生增强颗粒复合涂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保丰;硅钙合金对AM60镁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4 兴春梅;Mg-Zn-Cu合金的变形与热处理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5 万朋;Sr、Mn对含铁AZ91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文俊;旋转机械强度校核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宋术岩;低维苯膦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质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原粉林;硅橡胶冷收缩管的综合性能表征[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9 宋超;多孔陶瓷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10 韩静;植物油基泡沫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显微组织变化对HSLA-100钢焊接金属冷断裂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2 晨;TPCP技术生产的极低碳贝氏体高强度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3 廖建国;日本开发出铁素体系不锈钢显微组织预测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谢文英 通讯员 高志海;性能不达标 车主赢官司[N];检察日报;2002年
5 ;控制热锻Nb-V微合金钢显微组织来提高冲击韧性和延展性[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6 崇峰;中低端,性能也重要[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于遐;网站性能,你了解多少?[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8 ;铌在钢轨钢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9 ;钢管制造用超高强度钢板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管学军 通讯员 华雪;消费者:对汽车价格和性能最敏感[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