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烧结技术制备铌镁酸铅压电陶瓷
【摘要】:采用反应烧结工艺制备铌镁酸铅陶瓷,研究不同Mg源反应物对陶瓷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O为反应物时,在升温过程中部分PbO未参与反应,即使在1 200℃保温4 h后仍会有Pb1.83Nb1.71Mg0.29O6.39焦绿石相残留,对晶粒生长及致密化进程起阻碍作用,难以在低温下实现高相对密度,基体晶粒在PbO熔化后通过溶解?析出机制形成近球状形貌。以(MgCO3)4.Mg(OH)2.5H2O为反应原料时,由其热分解所得的MgO具有更为细小的粒度和较高的反应活性,在850℃保温1 h即可充分反应获得单一钙钛矿物相,保温4 h后相对密度可达95%,晶粒形貌随温度升高从近球状演变成紧密排列的多面体。
|
|
|
|
1 |
杨乐;高峰;邓贞奇;田长生;;PbZrO_3对0.1BiYbO_3-0.9PbTiO_3压电陶瓷相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10年04期 |
2 |
马元;沈建兴;闫春蕾;;WO_3掺杂PMS-PNN-PZT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的研究[J];山东陶瓷;2009年03期 |
3 |
王兴庆,吕海波;粉末冶金法制取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4 |
桑可正,金志浩;反应烧结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0年05期 |
5 |
张元钟,邱长军,周伟,杜艳玲,王建波,桂嘉年,王仁卉;Ni-Al涂层中温反应烧结界面成分分布特性的研究[J];矿冶工程;2004年05期 |
6 |
陈明和,傅桂龙,张中元,周建华;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航天器燃烧室的研制[J];航空材料学报;1999年04期 |
7 |
池跃章,张湛,李德成;添加剂对反应烧结氮化硅显微结构及性能影响[J];航空学报;1990年10期 |
8 |
武七德,朱齐,李凝芳,吴小兵,刘庆国;自结合碳化硅耐冲蚀磨损性能的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9 |
孙福;大型反应烧结碳化硅制品生产线[J];建材工业信息;1997年04期 |
10 |
裴新美;AlON陶瓷的制备及性能[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
11 |
师全忠;反应烧结氮化硅陶瓷产品通过鉴定[J];建材工业信息;1994年01期 |
12 |
桑可正,黄清伟,金志浩;含镍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特性[J];摩擦学学报;2000年02期 |
13 |
邱长军,冯建国;热喷涂层的中温反应烧结工艺[J];新技术新工艺;2001年05期 |
14 |
刘国玺,赵昆渝,李智东,马秋花,葛伟萍;常压下制备氮化硅陶瓷材料的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4年11期 |
15 |
赵汝成;;真空反应烧结大尺寸碳化硅反射镜[J];光机电信息;2011年06期 |
16 |
武志恩,谢涛;数显油滴测试仪[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89年01期 |
17 |
宗永平;刘建新;;陶瓷压力传感器在柴油机供油系统测试中的应用初探[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8 |
崔庆,曹新民;PBiF-8大功率压电陶瓷的性能及其应用[J];声学技术;1994年04期 |
19 |
张亚;李科杰;马宝华;;末敏弹开仓环境加速度传感器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1996年02期 |
20 |
周亮,姚英学,张宏志;低波纹度快速响应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研制[J];压电与声光;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