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乔生,杨衍超;有效核电荷近似计算法及其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2 |
韩长日;;原子价层轨道平均结合能与基团电负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3 |
宋小平;韩长日;;基团电负性研究Ⅶ 基团电负性与R-X键的键裂能[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2年02期 |
4 |
姚树文,陶建中,孙用明;新一套分子结构描述符的建立及其应用[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年04期 |
5 |
孙钟瑛;;带电基团诱导电负性指数的简易计算[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6 |
张福基;刘育亭;;稠苯芳烃共振能的估算[J];科学通报;1993年15期 |
7 |
韩长日;R—X键裂能与基团电负性标度(英文)[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
8 |
宋悦刚;;燃烧反应和空气量计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
9 |
韩长日;陈介群;;极性共价键键能计算的简便公式[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S1期 |
10 |
陆建忠;分析测定中求回归线方程的简便方法[J];化工生产与技术;1996年03期 |
11 |
李肖华;局部组成模型在液体混合物粘度计算中的应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2 |
张宇英,张克武;精确计算液体醇在任一温度下的汽化热公式[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13 |
王克强;过渡金属化合物晶格能的计算[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2期 |
14 |
路英梅,石康培,郑仲;体积功模型与计算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S1期 |
15 |
李小斌,李永芳,刘祥民,刘桂华,彭志宏,翟玉春;复杂硅酸盐矿物Gibbs自由能和焓的一种近似计算法[J];硅酸盐学报;2001年03期 |
16 |
周速芳,许平,刘建华,曹宝亮;拓扑矩阵计算量子化学参数的优越性[J];集宁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
17 |
吴心传;;多元弱酸溶液中酸度的计算[J];湖南有色金属;1991年01期 |
18 |
韩长日;;基团电负性与含氮含硫有机物的标准生成热[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19 |
韩长日;基团电负性研究(VⅢ)—基团电负性与CH_3X/HX的生成热之差[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年01期 |
20 |
刘冠威,赵钟涛,夏瑞东,马如璋;一种计算六方系晶格常数的新方法[J];物理测试;1996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