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钒渣在碳酸钠存在下的氧化过程(英文)
【摘要】:利用XRD,SEM/EDS和TG-DSC等手段对低品位钒渣在Na2CO3存在条件下的氧化过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钒渣的氧化温度范围为273至700°C,橄榄石相与尖晶石相彻底分解的温度分别是500和600°C,大部分水溶性的钒酸盐在500与600°C之间形成。当温度达到700°C以上时,钒酸盐富集相明显可见,但焙烧温度在800°C以上时,样品发生烧结,并且钒被形成的玻璃相包裹,导致其浸出率下降。同时,研究不同焙烧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残渣进行分析。
|
|
|
|
1 |
;试剂结晶碳酸钠的技术革新[J];化学世界;1960年04期 |
2 |
上海冶炼厂第六车间技术组;从镍电解钠渣中回收镍和硫酸钠[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5年07期 |
3 |
胡福增
,焦扬声
,李世瑨;聚芳硫醚砜的研究——合成、结构及热稳定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
4 |
;碳酸钠的溶解度(续)[J];纯碱工业;1984年03期 |
5 |
吴火保;;无氰碱性锌酸盐镀液中氢氧化钠、碳酸钠、氧化锌的连续快速测定法[J];电镀与环保;1986年06期 |
6 |
曹桐源;周华;;从铁水预处理钠渣中回收碳酸钠的基础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
7 |
程新华,孙文德,王和珍,王玉霞,郭新珍;Na-β″-Al_2O_3粉的制备[J];硅酸盐通报;1987年03期 |
8 |
宋耘;李景鸽;;碳酸氢钠产品中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水分的测定[J];纯碱工业;1989年04期 |
9 |
唐岩,张卫平,王磊;HPLC法测定人造奶油中的山梨酸盐[J];山东科学;1998年01期 |
10 |
韦晶晶;碳酸钠、硫酸锌混合溶液在铅锌分离浮选中的研究与应用[J];南方国土资源;2004年11期 |
11 |
夏峥嵘,李绵贵;两性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2005年01期 |
12 |
叶海燕;探究性实验教学与问题意识培养的课例——谈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05年S1期 |
13 |
刘克杰,阳洪,应建康;治理废气硫化氢的研究[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5年06期 |
14 |
王彦美;李菁;王庆梅;邱晓航;;碳酸钠半微量合成的优化[J];实验室科学;2006年04期 |
15 |
张林栋;李军;王阳;;用改性海泡石处理含磷废水[J];化工环保;2007年03期 |
16 |
李志成;陈道玉;杜月华;;奈非西坦药物的合成研究[J];广东化工;2007年09期 |
17 |
吴代娟;龚雪花;罗桂甫;;用TOC仪分析连二亚硫酸钠中碳酸钠含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
18 |
段旭川;;气态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固体混合碱中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J];冶金分析;2009年02期 |
19 |
朱慧琴;张志春;;苯基胍碳酸氢盐的合成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09年02期 |
20 |
龙琪;朱子丰;王林;;绿茶汁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实验及机理探讨[J];化学教育;2009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