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及其相关代谢产物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小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及其5个代谢产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将之应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内标,采用LC-MS/MS法,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55∶45),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25℃,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检测方式进行定量分析:APAP,[M-H]~-,m/z 152.0→110.0;APAP-cys,[MH]~-,m/z 271.2→140.1;APAP-glut,[M-H]~-,m/z 457.0→328.0;APAP-NAC,[M-H]-,m/z 313.4→208.0;APAP-sulf,[MH]~-,m/z 232.4→152.1;APAP-gluc,[M-H]~-,m/z 328.2→152.1;IS,[M-H]~-,m/z 138.2→120.0。结果:在0.2~10μg·ml~(-1)(APAP)、1.0~20μg·ml~(-1)(APAP-gluc)、1.0~20μg·ml~(-1)(APAP-sulf)、1.0~20μg·ml~(-1)(APAP-glut)、0.4~15μg·ml~(-1)(APAP-NAC)和0.2~10μg·ml~(-1)(APAP-cys)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0 0)。各测定物的日内精确度均在85%~115%间,精密度均小于15%,加样回收率均在85%~115%之间,RSD均低于15%。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小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及其5个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
|
|
|
|
1 |
肖利辉,蔡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工艺质量研究[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
2 |
杨伟俊,孙殿甲;对乙酰氨基酚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2年06期 |
3 |
李良昌,石云,梅安功,刘庆;双波长紫外回归方程法测定速效伤风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J];中国药业;2002年09期 |
4 |
杨秀兰;赵聪;郑敏;刘华伟;;对乙酰氨基酚对小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J];四川医学;2006年09期 |
5 |
董圣惠;;对乙酰氨基酚:需紧急加强管理的药物[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年06期 |
6 |
董圣惠;;对乙酰氨基酚:一个必须紧急加强管理的药物[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年04期 |
7 |
林瑞群;邹正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J];今日药学;2008年04期 |
8 |
;对乙酰氨基酚[J];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19期 |
9 |
宋瑛世;郑海英;;重视对乙酰氨基酚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2期 |
10 |
苏新民;;警惕对乙酰氨基酚的过量使用[J];医药与保健;2013年04期 |
11 |
王瑾,陈刚,李丁民;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河南医药信息;2000年03期 |
12 |
王先敏,王志强,曹高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麻美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3 |
吴波,刘郁;对乙酰氨基酚急性中毒的血药浓度检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年07期 |
14 |
王芳,吉学勤;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广东药学;2001年05期 |
15 |
徐小薇;对乙酰氨基酚及复方制剂[J];中国药房;2001年02期 |
16 |
荣伟杰,刘明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去痛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J];淮海医药;2002年02期 |
17 |
陈恭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速效伤风胶囊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J];蛇志;2002年01期 |
18 |
张宝旭,贾凤兰,阮明;对乙酰氨基酚诱发小鼠肝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
19 |
郑巍巍,傅红兴,郑艳;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制备[J];医药导报;2004年12期 |
20 |
张俊霞;对乙酰氨基酚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