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仪器的新进展(三)
【摘要】:正 要使前面所述的医学三维图象显示和计算机手术仿真系统能在临床上得到应用,还必须在硬件上有所发展。医学三维图象系统目前是建立在大、中型通用计算机基础上,则由于成本太高,维护困难,使用不方便等,而不可能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当前国外正在发展一种称为医学图象工作站的设备。工作站(workstation)的概念是一种比较专用的计算机。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工作站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作站,已经在电
|
|
|
|
1 |
严洪范;;当前实用的全身CT软件状况及其展望[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2年01期 |
2 |
严洪范;熊明光;丁永红;田志超;叶文龙;张建明;;X射线计算机化断层扫描[J];电子技术;1981年08期 |
3 |
毛希平;图象重建技术在并行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0年03期 |
4 |
孙景鳌,蔡安妮,何拥军;CT图象重建的快速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5 |
宣雷,邹理和;探地雷达回波信号的三维物体图象重建[J];电子学报;1991年03期 |
6 |
谷士文,费耀平;一种树搜索方式的图象重建[J];电子学报;1991年02期 |
7 |
朱杨明,庄天戈,韦钰;用逼近定理解决有限角图象重建问题[J];电子学报;1994年01期 |
8 |
康克军,王石,王经瑾;环形移位悬浮存储器体系并行CT图象重建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
9 |
韩佳峰,杨学良,许艳;图象重建局部平滑方法改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5期 |
10 |
肖化,胡广莉,何惠玲,保宗悌;电容层析技术中BP网络图象重建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7年11期 |
11 |
孙晓安,陈淑珍,吴志斌,柴亚萍;图象重建中的最优化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9年02期 |
12 |
钟慧湘,王钲旋,庞云阶;图象重建中的有理逼近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年11期 |
13 |
李新德;;由线性图进行图象重建:实现和评价[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90年02期 |
14 |
张穗军;加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的几个做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03期 |
15 |
张敬辕,谢剑英;基于Internet的视频信号传输[J];计算机工程;2001年01期 |
16 |
王玉敏,韩佳峰,刘玉贵;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图象重建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5期 |
17 |
侯卫东,莫玉龙;动态电阻抗图象重建的正则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1年09期 |
18 |
袁相津;;空域受限图象重建的相干光学处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
19 |
储留大;柴振明;;图象重建中投影数据的产生及其程序设计[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5年03期 |
20 |
徐锋;庄天戈;;图象重建的共轭梯度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8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