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摘要】:慢性肾衰竭(CRF)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中医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就近年来中医对CRF的治疗概况从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药针剂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药浴或足浴、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共9个方面进行总结论述。
|
|
|
|
1 |
赵莉;王亿平;方琦;胡顺金;魏玲;茅燕萍;;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
2 |
王永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实践和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3 |
陈志强,荣晓琦,郑永茂,王珏;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法探讨[J];河南中医;2002年01期 |
4 |
马建国;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5 |
张琳,杨洪涛,邢海涛;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竭4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12期 |
6 |
张传方,曹丽梅,李惠民;中药肾区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3期 |
7 |
王祥生;;三联同步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1期 |
8 |
谢志华;董建华;;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年03期 |
9 |
何学红,马进,王圣志,远方;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实验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07期 |
10 |
孙亚臣;孙劲秋;;中药肾区热敷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11期 |
|
|
|
|
|
1 |
赵海峰;张召锋;李琼;赵明;李勇;;腺嘌呤制备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模型[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5期 |
2 |
胡顺金;郭茹叶;茅燕萍;王亿平;刘小平;任克军;;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
3 |
李蕊;刘曼丽;田心;马亮;南亚昀;周大伟;李臻;马静;;不同剂量腺嘌呤诱导肾阳虚不育大鼠模型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4 |
王永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实践和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5 |
杨斌;;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Cystatin C相关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年05期 |
6 |
张蕾;刘旭生;杨霓芝;金华;段小军;;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应用情况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6期 |
7 |
何隆;邹丽华;马跃先;;肾毒清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附:82例临床报告[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8 |
冯英凯;王引虎;田亚平;;唾液检测及其与血液指标检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年17期 |
9 |
张颖,张士英,王微,夏华,王雪梅;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衰免疫功能的影响[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0 |
王美雯,梅长林,樊雨良,缪海钧,陆遥,刘沁,张凯璇;氨甲酰血红蛋白在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中的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
|
|
|
|
|
1 |
王家骥,范圣凯;云南灯盏花注射液的药理研究[J];北京中医;1999年05期 |
2 |
陈鸣
,黄国强,刘惊涛;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03年02期 |
3 |
张香如;肾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03期 |
4 |
周富明;肾性贫血证治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3期 |
5 |
刘允辉,阮彩霞;清氮降浊汤灌肠减少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次数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11期 |
6 |
叶任高
,陈裕盛
,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5期 |
7 |
叶任高
,陈裕盛
,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6期 |
8 |
吴恒莲,林宏初,阮雪玲,邓创惠,佘燕萍,方敬爱;尿毒清颗粒剂治疗118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1期 |
9 |
钟伟强,刘冠贤,黄仲良,杨永铭,石咏军,蔡迅;尿毒清对慢性肾衰竭脂质代谢紊乱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8期 |
10 |
李良;肾衰灌肠汤治疗慢性肾衰竭86例[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