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德丽;;汉唐文化的文化表征及其特质[J];理论建设;2008年01期 |
2 |
王顺达,肖绍斌;从“孝”、“忠”范畴看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探索;1998年06期 |
3 |
管成学;现代化与科技古籍整理浅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01期 |
4 |
张雁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座谈会综述[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5期 |
5 |
霍志军;;伏羲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现代阐释[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6 |
周媛;;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
7 |
亓顺美;;李提摩太的中国文化观[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4期 |
8 |
宋志坚;;“国学热”三题[J];领导文萃;2009年07期 |
9 |
王功俯,孙洪林;传统文化与中国地名的关系[J];中国地名;2000年06期 |
10 |
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
11 |
黄刚;;礼与中国古代法—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礼”“法”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
12 |
姚伟文;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
13 |
刘济生;;中国四大传统文化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4 |
李美玲;;浅谈中国古代的隐士[J];黑龙江史志;2010年19期 |
15 |
张灿贤;;状元殿试对策的文化内涵[J];管子学刊;2006年04期 |
16 |
张雨生;;国学的大众目标[J];领导文萃;2009年07期 |
17 |
;《新疆大学学报》本刊1992年总目录——(1—4期)[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
18 |
张圣洁;;国学、国魂及其他[J];领导之友;2006年01期 |
19 |
卞永军;;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命题”——传统文化与我国现代化的相关性[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20 |
;《文化的江山》学者推荐[J];人物;2009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