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人工种子技术的研究
【摘要】:通过无菌发芽,获取外植体。子叶等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出不定芽。不定芽包埋在含NAA0.05mg/l的4%海藻酸钠凝胶中,制得苎麻人工种子。人工种子无菌发芽率达100%,生根率达94%,幼苗健壮、高大。通过贮藏方法的比较,认为液体石蜡与低温相结合是较好的贮藏方式,贮藏二个月内,大小未变,保持原绿色,未发芽生根;贮藏一个月后的发芽率为38%,生根率为19.5%,说明苎麻人工种子技术已初步建成。
|
|
|
|
1 |
陈德富,陈喜文,李宗道;苎麻人工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特性与贮藏特性[J];中国麻作;1996年02期 |
2 |
郑卫红,杨剑波,吴家道,倪德祥,邓志龙,蒋如敏;水稻不定芽诱导及人工种子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1994年04期 |
3 |
邢小黑,尹道川,沈毓渭,高明尉;水稻籼粳杂种人工种子制备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5年01期 |
4 |
胡芳名,何业华,胡中沂;枣树人工种子的研制[J];林业科学;2004年06期 |
5 |
邢小黑,沈毓渭,高明尉;水稻人工种子制备及其萌发植株的初步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5年06期 |
6 |
张小明,鲍根良,叶胜海,石春海;作物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J];种子;2002年02期 |
7 |
陈德富,陈喜文;苎麻人工种子的贮藏研究[J];种子;1996年02期 |
8 |
杨绍斌;;人工种子[J];北方园艺;1988年01期 |
9 |
胡继金;作物人工种子的特点与制作技术[J];世界农业;1989年08期 |
10 |
纵瑞收;人工种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农牧产品开发;1995年08期 |
11 |
苏丽萍;人工种子的实用化[J];世界科学;1996年01期 |
12 |
伍海柏;;人工种子又向实用化前进一步[J];种子世界;1990年08期 |
13 |
孙国凤;人工种子的苗生产系统[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4期 |
14 |
谢耀坚;人工种子技术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经济林研究;1998年01期 |
15 |
昭启;;日本研究人工种子[J];种子世界;1985年06期 |
16 |
;什么叫人工种子[J];种子科技;1987年03期 |
17 |
杨光孝,倪德祥;植物人工种子的研制进展[J];中国稻米;1996年05期 |
18 |
关少枫;应重视人工种子的检疫问题[J];中国进出境动植检;1996年04期 |
19 |
秋;;“人工种子”问世[J];种子科技;1986年02期 |
20 |
罗建勋;种苗生产的新途径——人工种子[J];四川林业科技;199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