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施氮量对棉花功能叶片生理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李鹏程  董合林  刘爱忠  刘敬然  李如义  孙淼  李亚兵  毛树春  
【摘要】:【目的】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氮肥管理在棉花生产中至关重要,氮肥供应不足或过量会影响棉花的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过量施氮可能导致棉花营养生长过旺,产量下降,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棉田环境污染,氮肥供应不足会导致棉花生物量较小,皮棉产量降低,纤维品质下降。本文通过3年不同氮肥用量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施氮量对棉花功能叶生理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籽棉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黄河流域棉区华北平原亚区中等肥力棉田适宜施氮量,揭示棉花氮素高效利用的相关机理。【方法】田间试验于2011 2013年在河南安阳县中棉所试验农场进行,供试田块为多年连作棉田,土壤为壤质潮土,2011年播种前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N)、速效磷(P)、速效钾(K)含量分别为11.24 g/kg、0.82 g/kg、77.43 mg/kg、16.69 mg/kg、129.82 mg/kg。以转Bt+Cp TI中熟棉花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设置0、90、180、270、360、450 kg/hm26个施氮水平,氮肥底施和初花期追施各半,磷(P2O5)、钾(K2O)全部底施,施用量均为120kg/hm2。试验小区长10 m,宽4.8米,每小区6行棉花,种植密度57500 plant/hm2。2011年4月17日播种,2012年4月25日播种,2013年5月3日播种。2013年研究了施氮量对初花期棉花功能叶光合速率、不同生育期棉花群体叶面积指数(LAI)、不同生育期棉花功能叶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2012、2013年研究了施氮量对棉花氮素内在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肥回收率及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随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期棉花群体LAI、功能叶叶绿素含量、GS活性、初花期棉花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呈增加的趋势,而功能叶MDA含量呈下降趋势。施氮量270、360 kg/hm2处理棉花在盛铃期群体LAI较适宜,吐絮期棉花功能叶能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可为棉花高产提供物质保障。棉花氮素积累量、籽棉产量与施氮量间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棉花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内在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显著下降,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时氮素生理利用率下降,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氮肥回收率高于其他处理。施氮量360 kg/hm2时,籽棉平均产量最高,显著高于施氮量为0、90 kg/hm2的处理,但与施氮量180、270、450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棉花3年籽棉平均产量(Y)与施氮量(N)的效应方程为Y=3143.8036+4.2057N-0.006220N2(R2=0.9805,P=0.002717);棉花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38.1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99.7 kg/hm2。【结论】黄河流域棉区华北平原亚区中等肥力棉田施氮量超过270 kg/hm2时,棉花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内在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肥回收率开始下降,该区棉田推荐经济施氮量299.7 kg/hm2。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艳;董中东;郝西;崔党群;;小麦不同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吴迅;黄玉碧;郑祖平;何川;李钟;杨克相;任兴江;史抒;;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3 蒋明洋;李洪梅;马丰刚;苏丙华;徐炜;王西芝;张娟;;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提高途径[J];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12期
4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陆家安,张建明;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选择效果[J];作物学报;2004年07期
5 李培德;朴钟泽;张建明;朱春梅;王士梅;;水稻不同器官氮积累及转化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6 张云桥;吴荣生;蒋宁;刘桂华;;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与品种类型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年02期
7 郝西;董中东;李艳;崔党群;;不同水氮环境条件下小麦氮素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遗传模型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6年04期
8 冯波;王法宏;刘延忠;金桂芳;;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9 魏海燕;张洪程;杭杰;戴其根;霍中洋;许轲;张胜飞;马群;张庆;张军;;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的特性[J];作物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向楠;吴洁;;氮肥运筹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行为及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11 苏丙华;徐炜;张娟;武军华;商涛;;施氮量对超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号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12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J];中国水稻科学;2003年03期
13 路文静;张树华;郭程瑾;段巍巍;肖凯;;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小麦品种的氮效率相关生理参数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年05期
14 王新超,杨亚军,陈亮,阮建云;茶树氮素利用效率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初探[J];作物学报;2005年07期
15 张敏敏;翟丙年;宋翔;李生秀;;冬小麦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机理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16 曹倩;贺明荣;代兴龙;门洪文;王成雨;;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年04期
17 黄秀声;黄勤楼;杨信;翁伯琦;陈钟佃;钟珍梅;;浇施沼液对狼尾草植株硝酸盐累积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研究[J];草业学报;2012年03期
18 樊剑波;张亚丽;王东升;段英华;叶利庭;沈其荣;;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机理研究进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9 陈年来;孙小妹;张玉鑫;张涛;高世铭;;土壤水分和氮素水平对春小麦水分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01期
20 张锡洲;阳显斌;李廷轩;余海英;;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杭杰;马群;张胜飞;张庆;;不同水稻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秀声;黄勤楼;杨信;翁伯琦;陈钟佃;钟珍梅;;浇施沼液对狼尾草植株硝酸盐累积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传范;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与氮肥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晓东;小麦冠层氮/碳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伟露;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效率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祥剑;不同小麦品种氮素(肥)效率差异、评价及分类[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卫平;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5 夏晓亮;氮肥运筹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时空分布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建辉;小麦不同近缘种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刘冬平;丹阳市稻麦复种系统作物生产力与氮素利用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李智盛;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9 曹倩;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宪;不同氮肥运筹下专用小麦氮素利用特性及诊断指标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汪永安 通讯员 孙刚;我省育出“氮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N];安徽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