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长艾,孟庆伟,邹琦;叶黄素循环及其调控[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01期 |
2 |
王军波;叶黄素与免疫功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年10期 |
3 |
林荣呈,许长成,李良璧,匡廷云;叶黄素循环及其在光保护中的分子机理研究(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04期 |
4 |
王慧;毕玉蓉;;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叶黄素循环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5 |
王仁雷,刘友良,华春;植物叶黄素循环的组成、功能和调节(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0年04期 |
6 |
朱钦龙;红辣椒中叶黄素对蛋黄色泽的影响[J];商业科技开发;1994年04期 |
7 |
费美娟,赵世杰,王晓云,孟庆伟,许长成,邹琦;叶黄素循环组分的分离鉴定及紫黄质的大量制备[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2期 |
8 |
董高峰,陈贻竹,蒋跃明;植物叶黄素循环与非辐射能量耗散[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年02期 |
9 |
阳成伟,陈贻竹;叶黄素循环酶[J];广西植物;2002年03期 |
10 |
赵世杰,孟庆伟,许长成,韩红岩,邹琦;植物组织中叶黄素循环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年06期 |
11 |
董高峰,阳成伟,徐志防,陈贻竹;光照下叶黄素循环与非辐射能量耗散的关系[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年01期 |
12 |
王倩;高雪;彭建云;王宝山;;盐诱导的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提高了小麦的耐盐性[J];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年10期 |
13 |
彭长连,林桂珠;拟南芥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叶绿素荧光猝灭的特性[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年02期 |
14 |
董高峰,陈贻竹,蒋跃明,李耿光;外源药剂处理对玉米叶黄素循环与非辐射能量耗散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年03期 |
15 |
周峰;;叶黄素循环与天线蛋白和膜脂MGDG[J];北方园艺;2011年12期 |
16 |
刘乐;展俊岭;高子怡;赵二劳;;万寿菊中叶黄素提取工艺研究现状[J];绿色科技;2018年20期 |
17 |
;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J];新疆农业科技;1998年04期 |
18 |
古昆,陈静波,刘玫,张玉顺,杜开艳;叶黄素的几类降解反应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