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缙云山栲树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摘要】: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之一。本文应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进行野外抽样,对缙云山栲树种群的立木级结构和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研究长生命期常绿阔叶树种种群的方法问题。结果表明,应用立木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研究栲树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特征是适用的。立木级结构和存活曲线分析表明栲树种群具有增长型的动态特征。同时应用一次性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栲树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特征,显示出栲树种群在其发育过程中,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和种群的数量的动态变化有关。引起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内及种间竞争所导致的自疏和它疏。
|
|
|
|
1 |
宋道军,王纪,姚建明,余增亮;离子注入对耐辐射微球菌存活及生物量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1999年01期 |
2 |
张文辉,郭连金,刘国彬;黄土丘陵区不同生境沙棘种群数量动态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4期 |
3 |
党海山;张燕君;张克荣;江明喜;张全发;;秦岭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种群结构与动态[J];生态学杂志;2009年08期 |
4 |
张文辉,祖元刚;濒危种裂叶沙参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研究及其与广布种泡沙参的对照(英文)[J];植物生态学报;1999年01期 |
5 |
张文辉,卢志军,李景侠,刘国彬;秦岭北坡栓皮栎种群动态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9期 |
6 |
李松茂;叶先华;曾永海;王大勇;李丽纯;林雯;王丽;;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垂枝香柏年龄结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7 |
胡喜生;洪伟;吴承祯;洪滔;范海兰;宋萍;;木荷天然种群生命表分析[J];广西植物;2007年03期 |
8 |
万群芳;何景峰;周建云;张文辉;;黄土高原文冠果种群结构及其时间序列预测[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8期 |
9 |
袁志忠,包维楷,何丙辉;川西地区岷江柏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4年04期 |
10 |
张忠华;胡刚;梁士楚;伍淑婕;王丽君;李峰;;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种群的年龄结构[J];生态学杂志;2007年02期 |
11 |
申仕康;马海英;王跃华;王博轶;申国柱;;濒危植物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自然种群结构及动态[J];生态学报;2008年05期 |
12 |
谢伟东;陈建华;赖家业;石海明;林少芳;刘宝;黎向东;;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种群生命表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3 |
冯金朝;袁飞;徐刚;;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天然种群生命表[J];生态学杂志;2009年07期 |
14 |
郝朝运;张小平;张昱;李文良;;濒危植物永瓣藤的种群生命表与动态分析[J];林业科学;2009年09期 |
15 |
杜兴乔;刘映良;;荔波瘤果茶种群生命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
16 |
王普昶;易津;赵丽丽;;华北驼绒藜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特性的相关性[J];生态学杂志;2010年06期 |
17 |
熊能;金则新;陈琢;;千岛湖姥山马尾松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J];植物研究;2010年05期 |
18 |
袁志忠,包维楷,何丙辉;岷江柏4个地理种群年龄结构动态比较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年03期 |
19 |
马万里;罗菊春;荆涛;Joni Kujansuu;;长白山林区核桃楸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8年02期 |
20 |
叶功富;游水生;崔冬冬;高伟;沈振洪;;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不同风水林潺槁树种群生命表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