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谱特征参数估算病害胁迫下杉木叶绿素含量
【摘要】:为了探索建立炭疽病胁迫下杉木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促进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通过获取不同发病程度的杉木冠层光谱及相应的叶绿素含量,将冠层光谱数据、一阶微分数据与相应的叶绿素含量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逐步回归、主成分回归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模型。叶绿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在可见光(614~698nm)和近红外区(724nm之后)达到极显著相关,且在近红外区基本趋于稳定;与一阶微分光谱在424~486nm、514~532nm、552~682nm、698~755nm和762~772nm波段全部达到极显著相关;3种建模方法均消除了参数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模型的决定系数全部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逐步回归模型精度最高,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71%和0.194。研究表明受到不同程度炭疽病胁迫的杉木冠层光谱反射差异较大,可利用高光谱信息定量估算病害胁迫下的杉木叶绿素含量,且估算精度较高。
|
|
|
|
1 |
吕翼;丘陵地区栽植杉木的几个技术问题[J];湖北农业科学;1966年01期 |
2 |
;杉木根际菌株筛选[J];湖南林业科技;1978年01期 |
3 |
;杉木山地育苗的几点做法[J];林业实用技术;1978年05期 |
4 |
王育民;省林学会在苏州地区举行杉木速生丰产学术讨论会[J];江苏林业科技;1979年03期 |
5 |
陈焕伯;;东固山垦殖场杉木快速丰产试验的措施[J];林业实用技术;1959年Z1期 |
6 |
李晓储,成恒嵩,汪企明;江苏低山丘陵杉木树高生长规律及其生产力评价[J];江苏林业科技;1981年01期 |
7 |
李晓储,成恒嵩,汪企明;江苏杉木树高指数表的编制[J];江苏林业科技;1981年04期 |
8 |
俞新妥,傅瑞树;不同种源杉木光合性状的比较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9 |
林思祖,庄志仁,俞新妥;不同地域杉木不稔种子流行分析及其应用[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10 |
迟健,傅金和;赤霉素促进杉木开花结实试验初报[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11 |
许利群;土壤物理性质对杉木、马尾松生长影响调查初报[J];浙江林业科技;1989年01期 |
12 |
杨胜利,陶华齐,赵效铮,陈慕伟,章爱凤;杉木板播育苗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1990年02期 |
13 |
沈湘林;湖州市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模式[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14 |
李清梅;李某盗砍林业木为何认定两罪[J];中国林业;1996年02期 |
15 |
鑫森;不朽的杉木“阴沉木”[J];湖南林业;1998年04期 |
16 |
梁仰贞;如何营造松杉混交林[J];植物杂志;1998年01期 |
17 |
丰炳财,徐高福,李秀平,徐高翔,邵德钰,胡锦生,丰晓阳;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9年06期 |
18 |
谭忠良;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增产显著[J];广西林业;1999年02期 |
19 |
陈清波,伊藤辉胜;杉木促进开花结实方法的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00年S1期 |
20 |
肖建宏,陈爱明,郑鹏;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