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草莓枯萎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及其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

顾春波  史晓斌  姜莉莉  王开运  林才华  段海明  
【摘要】:为评价草莓枯萎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风险,从山东有代表性的草莓种植区,采集、分离了4个草莓枯萎病菌菌株,分别在含多菌灵的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诱导获得抗性菌株。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抗性菌株ZY-D的抗性稳定性及其对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比较了抗性菌株ZY-D与敏感菌株ZY的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显示:选育至45代,抗性菌株ZY-D对多菌灵的抗性达53.91倍,抗性能够在无药条件下稳定遗传,4个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ZY具有同样的致病力;抗多菌灵菌株ZY-D对甲基硫菌灵等7种药剂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抗性菌株ZY-D与敏感菌株ZY的适宜生长温度均为25℃,适宜pH均为9;在不同的碳、氮源条件下,ZY-D与ZY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存在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刁传芸;常有宏;;多菌灵、氯氰菊酯在梨中分布特点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2 冯丹;孙学鹏;姜丽英;陈健民;李红叶;;浙江衢州地区柑橘绿霉病菌对抑霉唑和多菌灵的抗性水平及其分子机制[J];农药学学报;2011年04期
3 王美琴;赵晓军;张鑫;周建波;杨外芬;刘福生;;黄瓜灰霉病菌对多菌灵、速克灵及乙霉威的抗性检测[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4 林琳;高同春;高智谋;张勇;;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2种辣椒炭疽病菌联合毒力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5 徐艳;何健;季一兵;;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亳菊中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11年07期
6 程东美;向梅梅;黄江华;刘任;;木霉和杀菌剂联合作用对绿巨人褐腐病的防治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7 方君;杜小兵;张丽;徐汉生;;山药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11年04期
8 梁志怀;魏林;成燕清;陈玉荣;张屹;王献慧;;不同杀菌剂对莲藕腐败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J];长江蔬菜;2011年16期
9 姜涛;;部分农药制剂的敏感作物一览(下)[J];乡村科技;2010年06期
10 张晓贵;;中药材常见病虫害的管理及防治[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年09期
11 沈国顺;;夏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J];乡村科技;2011年06期
12 沈国顺;;夏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11年06期
13 姜于兰;周小燕;;杀菌剂和煤污消除法对柑橘煤烟病的防治效果[J];农技服务;2011年05期
14 李海玲;刘生梅;王云;杨海春;;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的田间药剂防治实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1年02期
15 姚丽贤;黄连喜;李国良;杨苞梅;何兆桓;周昌敏;国彬;;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16 黄力;;平菇绿莓菌的综合防治[J];华夏星火;2005年02期
17 舒彬;韩春梅;;三七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09期
18 刘铭;;甲霜灵与其他杀菌剂复配对烟草黑胫病菌联合毒力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19 黄家南;;防姜瘟病五招[J];农家科技;2011年06期
20 秦虎强;陈芳颖;付鼎程;高小宁;黄丽丽;韩青梅;康振生;熊鑫;张凤娇;;油菜菌核病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及不同药剂田间防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朝位;仇剑波;周明国;陈长军;王建新;;多菌灵对禾谷镰孢菌分生孢子萌发和有丝分裂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艳军;陈长军;王建新;周明国;;四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污染控制作用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爱华;李义强;徐光军;孙惠青;郑晓;王新伟;徐金丽;;烟草中吡虫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蕾庆;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多菌灵和敌敌畏在厚皮甜瓜套袋果实中的残留降解[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丰收;郑永权;姚建仁;;多菌灵在韭菜和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研究[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6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郭敦成;;灭菌促长剂研制及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周明国;王建新;;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抗多菌灵种群动态研究[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杨洋;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小麦赤霉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10 周明国;王建新;;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 zeae抗多菌灵种群动态变化[A];第十九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春波;草莓枯萎病菌对多菌灵及戊唑醇的抗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邹根;球孢白僵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理及遗传改良[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芊;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及抗药性控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袁善奎;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对多菌灵的抗药性遗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沈燕;小麦生产中常用农药的残留特性与降解机制[D];扬州大学;2007年
6 李敏;哈茨木霉多菌灵抗性菌株的构建及其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汪季涛;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农药降解的生理与分子机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姜兴印;抗药木霉菌高效生防菌株生物学及其制剂加工技术[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宋卫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毕朝位;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两个β-微管蛋白基因功能及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分子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洋;辽宁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一奇;多菌灵降解菌Pseudomonas sp. CBW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与降解机理[D];浙江大学;2010年
3 淑英;多菌灵残留测定方法的研究及葡萄与葡萄酒中多菌灵残留的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赵伟;实时定量PCR技术在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向月琴;多菌灵在薏苡仁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杰;水果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的检测方法及降解动态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7 冯燕燕;多菌灵对土壤酶和微生物的影响效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孙佳为;氟硅唑和多菌灵在橘园中持久性及对土壤微生态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国霞;多菌灵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詹儒林;芒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粒子;使用多菌灵 菇农注意啥[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2 张勤;使用多菌灵四注意[N];山西科技报;2003年
3 丽水市农业技术信息中心;使用多菌灵四注意[N];丽水日报;2007年
4 洋县黑米研究所 张彦春;蘑菇栽培中如何使用多菌灵[N];陕西科技报;2007年
5 水清;防治小麦赤霉病:多菌灵仍然有用[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6 桂炳中 张巍;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科学使用[N];中国花卉报;2008年
7 方圆;氰烯菌酯有望替代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8 魏红;使用多菌灵拌料须知[N];山西科技报;2000年
9 桂炳中 王杨军;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N];中国花卉报;2005年
10 王世喜刘春艳 整理;黄瓜枯萎病综合治理[N];大庆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