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对《超级女声》的受众心理分析

史小建  李进学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电视文本、从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语境中分析超级女声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运用心理学中的"替代性满足"等基本概念,全面解释《超级女声》这个娱乐节目建构的心理策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莹;江昀;;科技新闻的受众心理及行为调查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2 姜海;;论受众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1年06期
3 郑国兴;;论益智类节目受众角色的变迁及对电视节目产生的影响[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4 余卫平;;新媒介信息时代体育传播受众心理分析[J];运动;2011年09期
5 罗爱华;;“火”和“火”过头——从受众心理谈相亲节目的自我调整[J];今传媒;2011年06期
6 严艳;;试论危机状态下受众心理及媒体应对策略[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7 余庆华;;娱乐新闻的受众心理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施德光;;新闻受众心理初探[J];华章;2011年17期
9 高扬;;民生新闻的传播者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10 姜龙;;研究掌握受众心理 满足受众审美需求[J];新闻传播;2011年04期
11 朱金平;;微博时代的典型宣传策略浅探[J];军事记者;2011年07期
12 张亮;;“最美妈妈”带来的思考——吴菊萍报道对典型人物宣传的几点启示[J];新闻实践;2011年09期
13 欧英男;;分析谣言传播扩散的生命周期[J];今传媒;2011年07期
14 刘宏;陈卫星;;全球化传播的媒体品牌及专业理念[J];电视研究;2011年08期
15 王佳;;典型报道应注重多样化与个性化[J];记者摇篮;2011年07期
16 赵勇军;;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新闻窗;2011年03期
17 李刚;;法制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18 王海燕;田钰佳;;道与术:对主持人自律和他律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1年26期
19 金旭东;;危机事件舆情引导要重视“前瞻性传播”——“日本核泄露引发中国抢盐风波”的启示[J];南方电视学刊;2011年03期
20 张景云;;麦克卢汉“冷”、“热”媒介悖论:基于“清晰度”与“心理参与”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家;;从受众心理看媒介营销中的认识误区[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玲玲;;科教频道受众心理特征及广告销售对策[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荣;“粉丝”受众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樊茜;中国婚恋网站受众心理初探[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彦德;我国电视节目导向和受众心理互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范菁丹;受众心理需求视角下方言类节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琼;消费文化的一面旗帜[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柯涛;新闻娱乐化根源探析[D];郑州大学;2004年
7 陶凌;中国真人秀娱乐节目的文化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薛峰;论“超女”的成功及其对电视真人秀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6年
9 张涛;新时期正面人物报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航;基于传播学理论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敏 盘山人民广播电台;浅析受众心理[N];盘锦日报;2011年
2 刘立刚;尊重与引导[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张彩霞;民生新闻与受众心理[N];中华新闻报;2005年
4 体坛周报 周为;注重研究媒体受众心理[N];益阳日报;2006年
5 韩自贤;改变传统宣传方式 适应当代受众心理[N];河北日报;2000年
6 李红平;受众心理变化及对传媒的影响[N];中华新闻报;2005年
7 曹兖生;知己知彼 心心相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申雪凤;从受众心理看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全先军 (作者单位: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网站);网络新闻如何“抓”住受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记者 刘军;树立平民意识 体现人文关怀[N];秦皇岛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