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基于中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现状的分析
【摘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陆的总和生育率为1.481,呈稳中有降态势,形成了"中、西部中度低水平,东部深度低水平,东北极度低水平"的空间格局。除少数极低生育率省区回升外,实际生育率及其与政策生育率的比值仍在下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是发展,突出表现为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比总人口和育龄妇女的城镇化、非农化水平高、人口外出流动比例大,以及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对农业人口的同化作用。发展促使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现行生育政策难以使生育率稳定在合理的低水平。有可能引起政策性反弹的重点在计划生育基础较好的城镇和东部及东北地区;有可能引起非政策性反弹的势能,已基本释放;中、西部农村年轻一代妇女多胎生育比例平均只有4.12%。生育政策调整完善中的生育率反弹可通过渐进式策略实施有效调控,不会引起生育率大幅强烈反弹。我国生育政策全国统一调整时机已成熟。
|
|
|
|
1 |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J];人口研究;2003年05期 |
2 |
苟延农;山东省实际生育率低于政策生育率的原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
3 |
易富贤;;中国的生育率预测[J];社会观察;2008年08期 |
4 |
丁仁船;吴瑞君;;独生子女大规模进入婚育年龄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9年02期 |
5 |
李鸥;;正视人口新危机[J];中国统计;2007年04期 |
6 |
谢红,周明,曾令霞,党少农,颜虹;陕西省妇女生育现状及未来人口预测[J];中国卫生统计;2005年05期 |
7 |
孙琪;姜颖;周泉;;吉林省农村计划生育情况的调查报告[J];农业与技术;2007年02期 |
8 |
易富贤;;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口政策调整[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06期 |
9 |
周长洪;潘金洪;;中国政策生育水平与实际生育水平的测算[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4期 |
10 |
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J];人口研究;2004年02期 |
11 |
熊健国;王璠;刘娜;;二七区关爱女孩从点滴做起[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9年09期 |
12 |
吴瑞君;;独生子女时代经济发达地区生育政策的完善——以苏州市为例[J];探索与争鸣;2009年07期 |
13 |
丁仁船;吴瑞君;钟勤华;杨汉彬;;独生子女比例、婚育意愿变动对未来政策生育率的影响[J];南方人口;2007年03期 |
14 |
杜立钧;;英山县长在为计生惠民政策资金缺口发愁[J];中国老区建设;2010年04期 |
15 |
刘加才;立足群众需求,强化规范管理,努力推进计划生育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02期 |
16 |
王金营,王志成,何云艳,段成荣;中国各地区妇女生育水平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兼对1990—2000年期间各地区生育水平下降因素考察[J];南方人口;2005年02期 |
17 |
邹致和;;强化利益导向 落实以人为本——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调查与思考[J];衡阳通讯;2009年05期 |
18 |
陈友华;中国生育政策调整问题研究[J];人口研究;1999年06期 |
19 |
肖爱冬;放龙;有定;松柏;;夯实基础工程 创新管理模式 桃江县闯出计划生育长效机制新路子[J];新闻天地;2007年09期 |
20 |
张美涛;;关于贵州人口环境问题的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