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大烈;;略论纳西族心理素质特点及其变异因素[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
2 |
李绍明;;我国民族识别的回顾与前瞻[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
3 |
安萨里;;在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届全国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词[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
4 |
麻国庆;;中国农村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文化·环境[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
5 |
李金漢;;商業道德與工商管理教育[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业道德的挑战——1996商业道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
6 |
金钟博;;明末清初江南市镇的构造及其特性——以苏州府吴江县为例[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
7 |
沈路涛;;费孝通认为,“和而不同”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道路[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8 |
王京;;费孝通认为,传统文化对促进和平共处有启发意义[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9 |
董会峰;;费孝通说,人类社会正面临“社会”、“文明”危机[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10 |
董会峰;;费孝通:学术伴着“三级跳”[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