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性中药的成分对薄荷醇受体离子通道蛋白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寒热中药成分对瞬变感受器离子通道蛋白(TRP)家族中薄荷醇受体离子通道蛋白(TRPM8)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薄荷醇为通道激动剂,采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法在体外观察原代培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胞内[Ca2+]i的变化。结果:寒性中药的成分黄芩甙和大黄素均可显著上调TRPM8通道蛋白的功能;热性中药的成分桂皮醛可显著下调TR-PM8通道蛋白的功能,热性成分吴茱萸碱对TRPM8通道蛋白功能虽未见显著影响,但有下调趋势。结论:寒热性中药成分对TRPM8功能的调节可能与中药的寒热药性相关,这可能是寒热性中药临床上发挥寒热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
|
|
|
1 |
季晓慧;俞仲毅;;中药四气与药物成分关系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2 |
陈永新;李峰;黄爱云;;40种中药脂类含量与中药寒热性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1年01期 |
3 |
王厚伟;窦彦玲;田景振;李峰;王振国;;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6味中药药性的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年06期 |
4 |
刘群;杨晓农;;中药四气五味的现代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5 |
李健;李峰;王厚伟;;中药药性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6 |
李雨;李骁;薛付忠;刘言训;;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药药性判别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
7 |
陈永新;李峰;孙稚颖;周正礼;王薇;;基于游离脂成分的20种中药寒热药性支持向量机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1期 |
8 |
杨霖;祁明媛;俞仲毅;;中药药性与毒性之间的关联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2期 |
9 |
崔向阳,刘亚宁,赵新华,殷启琴;运用超微弱发光探测技术对中药药性的研究[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2年01期 |
10 |
尹妍;李宇航;;中药寒热属性的现代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3期 |
11 |
贺福元;邓凯文;罗杰英;李博;贺庆平;刘文龙;;中药四性研究现状与设想[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08期 |
12 |
张忠斌;吴春艳;丁文雅;;浅谈中药与蒙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4期 |
13 |
丛晓东;李颖;金蓉鸾;;气相色谱法测定桑菊感冒丸(片)中薄荷醇的含量[J];中成药;1988年01期 |
14 |
温金莲,黄庆华,林志强,梁建翁;气相色谱法测定易舒特洗剂中薄荷醇和冰片的含量[J];中药材;1997年09期 |
15 |
孙冰;邓家刚;;论平性药药性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12期 |
16 |
高下;;薄荷醇左右旋同分异构体对鼻腔气流感觉的影响[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9年02期 |
17 |
郝建平,周小梅,张江涛;薄荷固定化细胞培养产生薄荷醇[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18 |
于莲,于敏,焦淑清;电导滴定法测定中药制剂中薄荷醇的含量[J];中草药;1996年06期 |
19 |
王晖,许卫铭,王宗锐;薄荷醇对柴胡镇痛作用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1996年02期 |
20 |
许碧莲,王宗锐,何康,陈海兴;薄荷醇对双氯芬酸钠透皮吸收作用的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