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转型的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过程
【摘要】:目前的生产-消费体系是造成生态系统损失的主要原因,未来的经济进步依赖于生态服务价值得到充分的评价与应有的体现。面对资源环境困境,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发展途径",A模式向B模式转变"的理论不足以为我国发展政策提供足够理论解释和决策支持。从发展过程视角,本文系统总结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内涵、内容,其中,经济生态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配置和谐化;②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生态化;③生态资产再造和功能激活;生态经济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生态资源资产化;②生态资产价值化和资本化;③生态服务供给和消费费用化。最后指出,我国应该走经济生态化和现代生态经济化相结合的道路,即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生态资源稀缺的区域推进经济生态化进程,在生态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区域推进生态经济化进程。
|
|
|
|
1 |
王洪翠;吴承祯;洪伟;何东进;林琴琴;王萍兰;陈灿;;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2期 |
2 |
苏华,王忠静;内蒙古中西部区域发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分析[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
3 |
彭建,王仰麟,陈燕飞,李卫锋,蒋依依;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4 |
郑景明,罗菊春,曾德慧;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5 |
于格;鲁春霞;谢高地;;青藏高原北缘地区高寒草甸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的实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6 |
白晓飞,陈焕伟;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7 |
闵庆文,刘寿东,杨霞;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
8 |
汪诗平;;天然草原持续利用理论和实践的困惑——兼论中国草业发展战略[J];草地学报;2006年02期 |
9 |
韩贵锋,梁保平,胡晓芳;区域生态环境服务价值评估——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1期 |
10 |
张艳辉;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经济理论新解[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
|
|
|
|
|
1 |
杨华峰;冯俊文;;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
2 |
王奇,叶文虎;三种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J];环境保护;2001年11期 |
3 |
陆钟武;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05期 |
4 |
李康;;循环经济理论思索[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
5 |
黄兴文,陈百明;中国生态资产区划的理论与应用[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6 |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7 |
肖玉,谢高地,安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J];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
8 |
叶文虎,韩凌;论培育废物再利用产业的意义和途径[J];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04期 |
9 |
袁增伟,毕军,张炳,刘文英;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
10 |
叶文虎;韩凌;;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转移、转嫁与转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