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环境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地质与盆地原型,根据研究区的岩性、岩相建造、古生物化石、沉积演化、沉积构造等基本数据,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受阿拉善古陆和北西方向海浸的控制,岩性特征受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单元的控制,岩性组合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由南向北碎屑岩粒度变细,南部以滨岸环境的碎屑岩为主,北部以浅海陆棚环境和碳酸盐台地环境为主。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环境对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
|
|
|
|
1 |
吉双文;;渤海湾盆地喜马拉雅运动幕次划分及演化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4期 |
2 |
付常青;杜艺;梁冲冲;;徐州大北望地区古生代沉积演化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8期 |
3 |
赵彦德;刘洛夫;李燕;宋春晖;孟庆泉;马文忠;鲁新川;;阿尔金山北麓米兰河口新近纪以来碎屑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3期 |
4 |
朱永进;刘玲利;赵睿;尹太举;;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划分[J];断块油气田;2009年02期 |
5 |
张永旺;高霞;邓宏文;;东营凹陷北带中段砂砾岩扇体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特征[J];铀矿地质;2006年04期 |
6 |
王贞;邓亚婷;任玉梅;张忠喜;;潮水盆地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找煤潜力[J];陕西地质;2007年01期 |
7 |
牛永斌;钟建华;段宏亮;尹成明;王培俊;;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J];沉积学报;2010年01期 |
8 |
刘启亮;罗顺社;;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沉积体系研究[J];油气地球物理;2010年03期 |
9 |
葛立刚,陈钟惠,武法东,张志洪,许太伦;潮水盆地北部亚盆地中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1998年01期 |
10 |
陈丛林;史晓颖;;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沉积构造演化[J];中国地质;2006年02期 |
11 |
范希康,顾德明;珠江口盆地北坡下第三系沉积环境的初步探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4年03期 |
12 |
柯保嘉;陈昌明;陈志明;汪寿松;陈景山;惠斌耀;姜好仁;;试论贺兰山地区延长群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关系[J];地质科学;1992年02期 |
13 |
徐友灵;宋艳玲;;永城煤田城郊井田下二叠统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J];河南国土资源;1992年02期 |
14 |
陈代钊,陈其英;华南泥盆纪沉积演化及海水进退规程[J];地质科学;1994年03期 |
15 |
张茂盛;胡晓静;;微量元素在地质沉积环境中的应用[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1年04期 |
16 |
张晓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沉积相演化[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
17 |
陈文华,彭和清;江西晚三叠世安源煤系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4期 |
18 |
温志峰,钟建华,刘云田,柳祖汉,吴孔友,王冠民,李勇;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叠层石沉积特征及其环境和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2005年04期 |
19 |
邓勇;李树新;张进学;张元;;吐鲁番拗陷前侏罗系地质结构浅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S1期 |
20 |
桂峰;朱晓东;高建华;;人工半封闭港湾有孔虫埋葬群空间分布研究——以江苏连云港港区为例[J];海洋通报;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