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后渍水、高温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籽粒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渍水(WL)、高温(HT)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性状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探明小麦在逆境及其复合胁迫下籽粒淀粉组成和品质的变化。【方法】2011—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小麦花后土壤渍水(WL,花后5—14 d全天进行)、高温(HT,花后5—14 d,每天10:00—16:00处理)及渍水+高温复合胁迫(WL+HT)对小麦产量、淀粉组成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WL、HT及WL+HT胁迫均导致小麦淀粉产量显著下降,其中2011—2012年分别下降28%、46%和52%,2012—2013年分别下降27%、43%和61%。WL对总淀粉及其组分的影响不显著,但使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支链淀粉含量增加,淀粉直/支比呈下降趋势。HT和WL+HT复合胁迫使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下降,并显著降低总淀粉含量,其中2011—2012年度使总淀粉含量分别下降11.0%和10.8%,2012—2013年度分别下降8.2%和5.5%。WL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两年间存在差异:2011—2012年度WL使低谷黏度显著下降,但对其他黏度参数的影响不显著;而2012—2013年度WL使其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结黏度、稀懈值和回生值分别增加27.9%、39.2%、31.5%、21.9%和27.9%,均达显著水平。HT显著降低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结黏度、稀懈值和糊化时间,2011—2012年度分别降低22.2%、22.0%、16.9%、22.5%和4.8%,2012—2013年度分别降低39.6%、62.0%、62.7%、28.0%和7.0%。WL+HT复合胁迫对糊化特性的影响两年度间存在差异:2011—2012年度WL+HT使其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结黏度和稀懈值分别显著降低20.9%、23.9%、10.4%和15.2%,而2012—2013年度使其分别显著增加15.4%、30.2%、7.1%和6.4%。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结黏度和稀懈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直链淀粉含量与主要黏度参数相关多不显著。【结论】土壤渍水、高温使小麦淀粉产量显著下降,土壤渍水和高温复合胁迫明显加重了危害。逆境胁迫改变淀粉组分和淀粉直/支比,导致主要淀粉糊化参数变化。与土壤渍水相比,高温对淀粉糊化参数的影响更大,而复合胁迫未表现出加重影响的现象。
|
|
|
|
1 |
阎俊,张勇,何中虎;小麦品种糊化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2 |
张玉荣;周显青;;典型储粮环境下储藏大米糊化特性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8期 |
3 |
宁堂原,李增嘉,焦念元,赵春,申加祥,张光辉,王浩;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春、夏套作对籽粒淀粉含量及糊化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5年01期 |
4 |
薛香;杨忠强;岳海风;郜庆炉;;小麦糊化特性参数的遗传效应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
5 |
刘中良;郑建利;刘桂玲;杨俊;田长庚;赵丰玲;张鹏;;不同品种紫薯全粉糊化特性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
6 |
于天峰;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特性、用途及品质改良[J];中国马铃薯;2005年04期 |
7 |
马冬云,郭天财,吕云茹,王晨阳,朱云集,王化岑,韩巧霞;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动态及糊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J];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02期 |
8 |
黄华宏,陆国权,舒庆尧;高色素甘薯淀粉糊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J];作物学报;2005年01期 |
9 |
乔玉强;马传喜;黄正来;司红起;蔡华;夏云祥;;小麦糊化特性参数稳定性分析及其与其它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
10 |
时岩玲,田纪春;小麦不同Wx蛋白缺失材料及其F_1代糊化特性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
11 |
单玉琳;张国权;罗勤贵;郭神旺;曹芳;;小麦淀粉的粒度分布、组分及糊化特性对氮硫肥的响应[J];麦类作物学报;2012年01期 |
12 |
张美玲;;不同温度条件下稻谷挥发性物质与糊化特性的研究[J];粮食储藏;2014年02期 |
13 |
陆国权,唐忠厚,黄华宏;不同施钾水平甘薯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J];浙江农业学报;2005年05期 |
14 |
李韬,徐辰武,胡治球,李玉兰,孙长森,顾世梁;小麦杂种面粉糊化特性及其与亲本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3年01期 |
15 |
李兴军;姜平;路子显;;萌动小麦生化指标及Mixolab糊化特性的变化[J];中国粮油学报;2014年02期 |
16 |
马冬云;郭天财;王晨阳;宋晓;冯辉;韩巧霞;;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布及淀粉粒糊化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11期 |
17 |
李文阳;尹燕枰;时侠清;闫素辉;王振林;;小麦籽粒A、B型淀粉粒淀粉构成与糊化特性的比较[J];华北农学报;2011年01期 |
18 |
韦存虚;张翔宇;张军;徐斌;周卫东;许如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大、小淀粉粒的分离和特性[J];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