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粒小麦的选育及其抗氧化特性
【摘要】:选育的黑粒小麦为黑皮黑胚乳,含有丰富的水溶性黑色素的小麦,国内外对黑色素作了一定的开发研究,但黑粒小麦清除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的研究还很少。研究以普通小麦和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DPPH法测定黑粒小麦色素粗提物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黑粒小麦黑色素粗提物具有呈量效关系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自由基能力远大于普通小麦,但小于抗坏血酸。普通小麦、黑粒小麦3-2、3-3、3-4、3-11、3-13、3-33、3-36、3-37、3-39、10-38和Vc清除50%DPPH自由基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689.05、39.89、71.51、58.57、48.13、33.99、105.27、62.15、30.97、35.15、35.09、0.196mg/mL,其自由基清除能力AE分别为0.15×10-2、2.51×10-2、1.4×10-2、1.7×10-2、2.08×10-2、2.94×10-2、0.95×10-2、1.61×10-2、3.23×10-2、2.84×10-2、2.85×10-2、510×10-2。这些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黑粒小麦黑色素奠定理论基础。
|
|
|
|
1 |
韩立强;杨国宇;王艳玲;郭爽;;肌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2 |
夏邦颖;建议开展桑蚕育种新途径的研究[J];蚕业科学;1980年01期 |
3 |
冯有华;新疆一三二型黑猪育种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1980年06期 |
4 |
;省国营农场畜牧兽医学会举行1983年度学术研究会[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3年05期 |
5 |
宋光泉;英国植物育种研究所的现状[J];世界农业;1985年09期 |
6 |
杨伟清;;小港哑河网箱育种喜获高产[J];内陆水产;1987年03期 |
7 |
许世寰;日本水稻耐冷育种[J];世界农业;1989年11期 |
8 |
杨学荣,扶惠华,杨胜英;水稻高蛋白育种与早籼华03[J];湖北农业科学;1990年02期 |
9 |
严企松;水稻抗逆性与育种[J];安徽农业科学;1990年01期 |
10 |
胡能书,朱泽瑞;激光生物学效应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1992年01期 |
11 |
杨元甫;晏承兴;周一生;张臣俊;邓启星;;四川盆地东部早中晚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
12 |
沈克琴,顾和平,宣亚南,范海若,孙水金,荆玉英;外引大豆品种在南方春大豆育种中的作用[J];中国种业;1993年01期 |
13 |
宁中华;蛋鸡的育种进展[J];当代畜牧;1994年05期 |
14 |
本刊编辑部;意大利核果育种专家Bassi教授应邀前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J];西南园艺;1994年04期 |
15 |
王金莲,李定生;湘西自治州水稻品种现状与对策[J];作物研究;1995年04期 |
16 |
李光威,兰素缺;花生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花生科技;1996年02期 |
17 |
林作楫,揭声慧;小麦育种工作40年回顾Ⅱ.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处理[J];河南农业科学;1997年04期 |
18 |
张德祥,杨山;优质鸡育种的肉质问题[J];中国家禽;1998年09期 |
19 |
马跃;第六次全国甜瓜育种科研交流及瓜协西北区协作会在新疆召开[J];中国西瓜甜瓜;1999年04期 |
20 |
陈智毅;李青兵;陈列辉;廖琼香;李宝瑜;余爱群;黄星光;梅博文;;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测定试验[J];广东蚕业;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