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揭基华;光滑冷却排管的最佳除霜厚度[J];冷藏技术;1995年01期 |
2 |
顾祥红,江平,孟繁炯;霜层导热系数的实验研究[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
3 |
顾祥红,孟繁炯;凝华结霜霜层导热系数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
4 |
赵兰萍,徐烈,任世瑶,徐灿根;冷壁面上结霜机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制冷学报;2000年02期 |
5 |
刘志强
,汤广发
,张国强;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过程仿真研究[J];暖通空调;2004年09期 |
6 |
刘惠枝,舒宏纪;露层有效导热系数的无因次方程及其结构因子的无因次经验公式[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
7 |
孟繁炯;理想化多孔介质霜层模型及霜层增长速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8 |
童钧耕,杨志斌,徐建新,程惠尔;管内强制流动结霜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9 |
蔡亮,侯普秀,李舒宏,虞维平;霜层生长过程中的导热模型[J];低温工程;2005年03期 |
10 |
孟繁炯;霜层的孔隙率和弯曲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
11 |
刘志强,汤广发;霜层生长过程的神经网络仿真模型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2期 |
12 |
孟繁炯,潘延龄;在强迫对流条件下水平壁面上凝华结霜增长速率及其数值解[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13 |
蔡亮,侯普秀,李舒宏,虞维平;不同孔隙率下霜层导热系数的理论模型[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5年02期 |
14 |
梁展鹏;彭晓峰;李智敏;王补宣;;霜层表面部分冰晶升华的实验观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
15 |
潘延龄,詹宗勉;制冷蒸发器的结霜机理及改进蒸发器的方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
16 |
刘中良;自然对流下竖直冷平板上结霜的数学模型及其数值解[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17 |
郝英立,Jose Iragorry,Yong X.Tao;初始成长阶段霜层特性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8 |
杨自强,陆亚俊;绕片式冷风机霜层分布的理论计算[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19 |
孟繁炯;理想化多孔介质霜层模型及霜层的孔隙率和弯曲率[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7年01期 |
20 |
李冬青;凝华结霜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模型及霜层增长速率的数值解[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