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浙南木本植物引种驯化

潘瑞道  刘永正  沈明裕  王作坚  
【摘要】:植物引种驯化的成功取决于引种植物与引种地环境之间的协调状况。作者在引种驯化400多种木本植物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努力创造环境使引种植物适应,一方面设法改造引种植物的本性使之适应于新的栽培环境,并由此总结出了5条行之有效的南种北移技术和原则。目前浙南地区能露地栽培、自然越冬的引种木本植物达256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付翠红;毛润科;张嘉伦;王小军;颜晓鲁;谢小娅;;渭河上游流域木本植物调查与多样性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21年06期
2 谭宏超;赵思俊;谭汝强;;中国木本植物结实规律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20年03期
3 蒋剑波,周洪浩,陈根洪;鄂西南木本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梁鸣,周德本,张悦,沈光;木本植物胚未成熟或极细小型种子的发芽促进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年02期
5 吴志敏,冯志坚,李镇魁,李秉滔;广东省野生木本植物资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6 高贤明;黄远超;邓煜;欧阳彦茹;;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的研究[J];河南科学;1993年04期
7 敖波平;;浦城县野生木本植物组成及其区系分析[J];福建林业;2020年06期
8 胡樱;贾慧萍;王清华;陈锡浩;王慧春;;青海省乐都区野生木本植物调查[J];青海草业;2021年03期
9 陆雅佩;杨梅香;格桑曲珍;;那曲地区5种木本植物光合作用特征与差异[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21年03期
10 刘开邦;叶金华;吴进才;;浙江庆元县珍稀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06期
11 余超波;鄂北高贵山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调查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1年04期
12 康永祥,陈亚萍,李景侠,曲式曾,邱祖青;白龙江流域木本植物区系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2期
13 程东升;;木本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生命科学;1993年05期
14 李家湘;徐文婷;熊高明;王杨;赵常明;卢志军;李跃林;谢宗强;;中国南方灌丛优势木本植物叶的氮、磷含量及其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17年01期
15 李浩文;王志刚;张彦广;刘炳响;苏丽艳;王学良;;河北省野生木本植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6 石琼;;白龙江林区珍稀濒危木本植物种类及保护策略[J];甘肃科技;2007年04期
17 石琼;;白龙江林区珍稀濒危木本植物种类及保护策略[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18 邓天树;;生物工程技术在木本植物上的应用现状[J];国外林业;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庆费;;上海木本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引种特点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胡仁勇;陈贤兴;李林;雷海青;;文成珊溪水库库区木本植物的区系分析[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苏培玺;;我国荒漠地区的C_4木本植物及与气候的关系[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4 包劲松;;植物阶段转变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5 梁惠枫;刘琦;;宽甸县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6 于芬;丁雨龙;;竹秆基本组织发育过程中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7 李艳;李思锋;董长根;李莲梅;邹凤英;;西安植物园展览温室引种植物布展效果及评估[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清海;张一平;于贵瑞;孙晓敏;;西双版纳5种木本植物对短期CO_2浓度倍增的响应[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教林;郝广友;曹坤芳;;干热河谷木本植物光合能力、光合热稳定性与叶片元素含量,结构和寿命的关系[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教林;元江干热河谷木本植物的物候、叶片结构和功能关系及光合作用的季节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时盼;南京仙林地区落叶阔叶林中木本植物二次抽枝的发生比例及动态进程[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2 樊艳文;东北主要木本植物叶和茎的功能性状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刘志刚;沂山野生木本植物区系及资源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董雪蕊;利用物种分布模型进行黄土高原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研究[D];山西大学;2020年
5 徐鹏程;基于叶功能性状探讨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常见木本植物的生态策略和群落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
6 樊志颖;色季拉山主要木本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时空分布特征[D];西藏大学;2021年
7 王宇阳;木本植物多样性对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净化功能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21年
8 王勇;城市公共绿地常见木本植物对鸟类群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娟;乌海沙漠城市14种植物引种驯化的适应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10 吴勇辉;五种木本植物演化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1 黄晋谷;名山区木本植物区系及资源分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
12 陈洪醒;重庆市43种木本植物当年生小枝生物量分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13 李峰;昆明西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4 李立;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多样性及优势种群格局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15 刘泽文;木本植物热值与解剖结构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6 王瑞;上海市环城林带人工植被更新格局与恢复潜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7 王素巍;内蒙古木本植物区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8 邓沛飞;广东湿地木本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年
19 王娟;上海中心城区人工植被自然恢复潜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范敏;《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将出新版[N];中国花卉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