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粒小麦子粒色素的遗传研究
【摘要】:河东乌麦 5 2 6、黑粒小麦 76、漯珍 1号为 3个黑粒小麦新品种 ,富含天然黑色素 ,蛋白质和 18种氨基酸以及对人体有利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显著高于普通小麦 ,具有特殊的调节和保健功能。通过这 3个黑粒小麦品种与京 411(白粒 )杂交 ,分析其粒色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河东乌麦 5 2 6的色素分布在糊粉层中 ,黑粒性状是胚乳性状 ,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 ,F2 代符合 9(黑色 )∶7(白色 )的分离规律。漯珍 1号、黑粒小麦 76的色素分布在果皮和种皮中 ,黑粒性状是种皮和果皮性状 ,均为不完全显性 ,漯珍 1号的黑粒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 ,F3 代符合 3(黑色 )∶1(白色 )的分离规律 ,黑粒小麦 76的黑粒性状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 ,F3 代符合 9(黑色 )∶7(白色 )的分离规律。
|
|
|
|
1 |
晖;泉州市育成黑粒小麦[J];福建农业科技;2003年02期 |
2 |
苏文泉,徐连富,范圣华,刘永德,苏经纶;黑粒优质小麦的选育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
3 |
于浩世,周杨家;兰黑粒小麦种质92-1的选育[J];陕西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
4 |
胡杰;黑粒小麦品种黑大粒一号[J];中国种业;2002年03期 |
5 |
李志辉,李建钊,靳巧玲;黑粒小麦新品种漯珍1号优异品质调优技术[J];麦类作物学报;2004年04期 |
6 |
董淑香,宋克英,曹秀华;种植新秀——黑粒花生[J];农村天地;2004年11期 |
7 |
孙群,孙宝启,王建华;黑粒小麦子粒色素的遗传研究[J];种子;2003年04期 |
8 |
黄秀泉;黑粒花生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3年05期 |
9 |
董淑香;黑粒花生露地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11期 |
10 |
于浩世;蓝黑粒小麦种质92-1[J];中国种业;1995年01期 |
11 |
治中;黑粒花生品系[J];农家参谋;1999年03期 |
12 |
管恩桦
,张永娥
,王瑞良;黑粒花生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年04期 |
13 |
管恩桦,秦娜;黑粒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年04期 |
14 |
管恩桦,张永娥,王瑞良;黑粒花生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年05期 |
15 |
袁建中,熊文献,余辉,夏继德;黑粒花生“正农黑花1号”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年04期 |
16 |
董淑香;黑粒花生露地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年07期 |
17 |
谭慧哲;;黑色家族新成员——黑粒花生[J];农业知识;2001年24期 |
18 |
孙群,孙宝启;黑粒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籽粒色素含量动态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
19 |
白云凤,侯变英,孙善澄,孙玉,裴自友,阎贵云;黑粒小麦醇溶蛋白指纹图谱及其遗传分析(英文)[J];麦类作物学报;2002年02期 |
20 |
康蕾;;黑粒花生露地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