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感染病原学分布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l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凝血指标的表达及意义,为减少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279例,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PICC置管感染发生影响因素,并比较发生感染患者与未发生感染患者NLR、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279例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其中发生感染患者81例,感染发生率为29.03%。81例PICC置管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40.48%、革兰阴性菌60株占47.62%、真菌15株占11.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导管留置时间(≥3月)以及换药间隔天数长(≥8 d)为患者PICC置管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CC置管感染患者NLR、APTT、PT及D-D水平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而感染患者FIB水平低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感染会导致凝血功能紊乱。高龄、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换药间隔天数长为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