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的智能及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智能及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研究,并与健康者对比,以期发现其智能障碍的特点。方法用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及体感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检测31例帕金森病患者和29例健康人,并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测得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全量智商(FIQ)和ERP各波的潜伏期及P300波幅。结果52.6%~66.7%的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表现为皮质下痴呆的特征;其ERP中反映认知功能活动的识别波如N2、P300的潜伏期比健康组明显延长(P值<0.001),P300波幅比健康组明显降低(P值<0.001);全量智商值低于正常(≤80~89分)的帕金森病患者,P300异常率明显升高(P值<0.01及0.05)。帕金森病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智商、ERP各波的潜伏期及P300波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确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表现为皮质下痴呆的特征,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智能障碍的程度无明显差别。
|
|
|
|
1 |
徐碧姬;;帕金森病发生抑郁的临床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3期 |
2 |
刘英丽;帕金森病56例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分析[J];菏泽医专学报;2000年04期 |
3 |
任惠,许虹,弓少霞,颜琳,刘磊,匡秀;脑损害患者的高级功能障碍与P_(300)对比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4 |
穆俊林,侯永华,陈晓兰,朱德胜;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状况及其P_(300)电位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2年02期 |
5 |
许虹,任惠,刘磊,颜琳,刘彬,弓少霞;脑损害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
6 |
刘英丽;帕金森病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1年01期 |
7 |
马维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2年04期 |
8 |
许科闻,董伟;P300对非痴呆帕金森病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2期 |
9 |
乔晋,屈秋民,曹红梅,俱西弛;帕金森病患者智能损害及其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7期 |
10 |
李爱宁,侯芳,徐敏宁,陈玲;与帕金森病有关的神经心理学问题及其护理[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5期 |
|
|
|
|
|
1 |
柴滨,张小英,龙洁;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00年04期 |
2 |
张春霞,邹扬,林晖,张玉香;帕金森病35例临床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3 |
陈海波,蔡晓杰,王新德;帕金森病患者的记忆障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年06期 |
4 |
蔡晓杰,陈海波,王新德,贡慧华;帕金森病患者的智能障碍—瑞文测验的应用及意义[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年02期 |
5 |
罗华,熊先骥,张泽兰;帕金森病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年05期 |
6 |
陈明中,胡威夷;帕金森氏病脑立体定向术后长期疗效观察[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4年04期 |
7 |
刘泽民;王敦敬;刘德全;肖成华;;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9期 |
8 |
徐龙宪;帕金森氏病患者智能障碍与P_(300)测试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1年02期 |
9 |
乔晋,屈秋民,曹红梅,俱西弛;帕金森病患者智能损害及其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7期 |
10 |
于清汉,高柏良,翟书涛,吴瑞芝,张风刚,谭庆荣,孙剑,张诚,刘维莉;皮质下痴呆与慢性精神分裂症关系的探讨[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