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丽华;谈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心理[J];人民司法;1991年01期 |
2 |
李守芹;试述“国际二重起诉”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J];山东法学;1995年03期 |
3 |
杨勇;民事代理案件的胜诉与诉讼目标[J];律师世界;2000年04期 |
4 |
曹力;应设立当事人申请抗诉的诉讼时效[J];检察实践;2001年06期 |
5 |
崔拓寰;诉讼有哪些风险[J];光彩;2003年08期 |
6 |
姚雪琴
,陈小力;诉讼举证有新说[J];乡镇论坛;2002年06期 |
7 |
张榕,曹发贵;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收费制度的理性思考[J];法学评论;2004年06期 |
8 |
王申义;民事诉讼的经济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
9 |
潘巳申;李扬;;市二中院依托现代科技手段 走网络便民化之路[J];上海人大月刊;2006年07期 |
10 |
叶自强;民事诉讼迟延问题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
11 |
季卫东;;要关注“试验诉讼”——当事人推动的制度变迁及其实证研究[J];司法;2007年00期 |
12 |
谭建湘;民事诉讼效益论[J];律师世界;2001年02期 |
13 |
何恩光;略论调解中心的几个法律问题[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14 |
牟逍媛;谈诉讼经济原则[J];政治与法律;1998年05期 |
15 |
刘桂明
,钱卫清
,张诗伟;我们如何面对败诉——败诉现象三人谈[J];中国律师;2003年02期 |
16 |
孙晓萍;吴式兵;;劳动争议联动联调机制探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7 |
刘荣泉;对裁决误区——败诉人赔偿胜诉人诉讼损失的思考[J];法律适用;1996年10期 |
18 |
江琼;安庆市迎江区:网络普法天地宽[J];江淮法治;2001年11期 |
19 |
张渝;;试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性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20 |
谢新胜;;简论诉讼作为我国涉外域名争议解决方式的局限性[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10期 |